紅燒牛肉
前陣子分享了這篇《清燉牛腱》,有網友留言加個豆瓣就變成紅燒了。其實以自家的做法來說,紅燒的工序還是複雜上一些的。畢竟「紅燒」二字,可以複雜也可以簡單。要簡單的,甚至加個醬油就可以稱為紅燒。但要複雜,光藥材基底的調配就各有千秋。紅燒牛對我來說,還是有一點神聖的地位在的,藥材香料的搭配可馬虎不得,今天就來分享自家版的基礎「紅燒牛肉」吧。
備料:4人份
牛腱心 2條
牛肚 300g
牛番茄 2顆
白蘿蔔 200g
紅蘿蔔 200g
馬鈴薯 200g
洋蔥 1顆
蔥 3根
薑 40g
蒜 10瓣
大辣椒 1根
乾辣椒 35g
花椒 20g
月桂葉 3葉
小茴香 35g
草果 2個
八角 2個
白胡椒 適量
豆瓣醬 50ml
醬油 適量
糖 10ml
腱心、牛肚洗淨瀝乾。
牛番茄切塊、蔥切段(蔥白、蔥綠分開)、薑切片、蒜去膜拍裂。
紅蘿蔔、白蘿蔔、馬鈴薯切滾刀塊。
草粿拍裂,取出內籽。大辣椒拉斜刀,乾辣椒切掉蒂頭。
洋蔥切片狀。
冷水下牛腱心、牛肚,水滾後取出沖洗冷水再次瀝乾。瀝乾後牛肚切條、腱心切塊。
起鍋下油,小火煸香煸軟洋蔥。
洋蔥軟香後,續入草粿、小茴香、乾辣椒、月桂葉、八角等藥材香料稍微拌炒。
※很多人會在加水煮開食才下中藥材一起熬煮,可以,但我覺得先炒一下其實很簡單的動作就會更香。
馬上接著加入蔥白、薑片、蒜。
加入番茄、辣椒翻炒。
鍋中加入豆瓣醬,同時鍋邊嗆入醬油,炒掉豆瓣生味。
放入糖、白胡椒、牛肚條、腱心塊翻炒上色。
將炒香的食材放入鍋中,加水,水至少能充裕覆蓋食材。
開大火,煮滾。
煮滾後放入馬鈴薯、紅蘿蔔、白蘿蔔,上蓋中小火悶煮45分鐘。
45分鐘後以少許油煸香花椒,煉出花椒油,過濾掉花椒。
將當下要吃的份量取出,放入小砂鍋,如果是一餐完食則省略步驟。一樣開火回滾,可以滾個幾分鐘讓它更收汁,加入蔥綠。
如果想勾芡的朋友,可以在最後關火後馬上加入少許太白粉水勾芡,就會變成完美的燴飯醬汁。不勾芡的話一樣適合配飯,加入麵條煮麵也非常完美。
紅燒牛肉完成。
紅燒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