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聊聊我的攝影器材➂鏡頭之二

得丁★爆廃モード | 2021-06-19 23:53:00 | 巴幣 126 | 人氣 582

再來 介紹我持有的鏡頭,焦段在135mm以上的。

對我而言,長焦鏡,也就是焦距(焦段)超過135mm以上的鏡頭,才是我常用的鏡頭。沒辦法,我比較喜歡拍攝“非人類”的題材,雖然風景也是非人類主題,但在手機拍照能力、可看度愈來愈高的現在,除非是很認真的要拍風景,否則我大多是以iPhone 6s/12來解決。

我的手上有些長焦鏡,因為體積、重量較大,成為俗稱的砲鏡。我不可能長時間手持這些較大、較重的鏡頭,為了支撐它們,我也陸續入手了幾支腳架,這些有空再來講。

跟上一篇一樣,規格表取材自DCFever,每顆鏡頭皆會附上兩張代表性的照片。







EF-S 55-250mm f/4-5.6 IS


來源

入手:2009年秋天

費用:約NT$6000(Kiss X3 kits)

現況:於2017年轉賣


▲規格表。

這是一顆生態攝影推坑入門鏡,不貴的價格、不重的鏡身、不大的體積、不錯的畫質,讓它成為方便出門攜帶的好用鏡頭。

要挑缺點的話,就只有➀接環不是金屬而是塑膠;➁不是USM超音波馬達。不過這兩種齊全之後,依據Canon的尿性,它不破萬才有鬼。

這顆鏡頭與另一顆kit鏡.EF-S 18-55mm f/3.5-5.6 IS,我當初還為它們買了遮光罩,我就遮光罩控。之後因為陸續入手性能最好的機身、鏡頭,2017年將這顆鏡頭與18-55mm、70D一同轉賣給親戚。


★俗稱阿扁的扁鍬形蟲。


☆用來湊和著當打鳥鏡也勉強可行,只是要裁切。灰喉山椒鳥,♀。









Tamron 180mm f/3.5 Macro



入手:2011年夏天

費用:約NT$25000

現況:睡防潮箱XD


▲規格表。

生態拍久了,還是會計較自己手邊器材的缺點,55-250mm畫質比不上微距鏡Tamron 90mm Macro(T90),但T90焦段又太短,於是我將目光移向它的大姊.Tamron 180mm f/3.5 Macro。

這顆鏡頭不只焦距長,可以離被攝物較遠拍攝,除了跟T90一樣擁有推拉對焦環切換自動/手動對焦的特異功能,鏡頭前玉前更有一個獨特的反向轉環;因為它的遮光罩比較長,裝了CPL偏光濾鏡後若要轉動很麻煩,有了這個轉環,就可以不用拆遮光罩來調偏光鏡了。

這顆鏡頭唯一缺點是沒有防手振,等於是測試自己的穩定度。以前曾有人要我裝上腳架,我只能說不可能,單腳架倒勉強可以!因為長焦微距鏡主要用於拍攝生態特寫,大自然的的生物,會等妳/你慢條斯理的架上腳架,再慢慢對焦嗎?

微距攝影是一門學問,但我始終都拍不好。後來入手了有防手振的原廠微距鏡.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之後,這顆就更少出勤了。


★姬黃三線蝶。


☆台灣三大天牛之一的黃紋天牛。









EF 300mm f/4L IS USM


△▽EF 300mm f/4L IS USM的可伸縮式遮光罩。


入手:2012年春天

費用:NT$40000

現況:睡防潮箱XD


▲規格表。

這是我的第一顆紅圈圈.L鏡,看上它的300mm焦長、0.24x放大倍率、F/4光圈而買。它的二級防手振算聊勝於無,畢竟這顆問世已經很久了,搭配的IS也是當年的技術。

人稱L鏡都有一股與眾不同、很有味道的發色,但在這顆上面不明顯。我沒在計較發色,只要好用就好。

因為有不錯的放大倍率,因此跟微距鏡有點業務重疊,但這顆仍主要負責遠攝,要細節仍是微距鏡。

延伸:EF 1.4x Ⅲ Extender(長焦鏡頭專用增距鏡)


△▽EF 1.4x Ⅲ Extender本體&安裝上EF 300mm f/4L IS USM。



▲規格表。

這是為了EF 300mm f/4L IS USM而特別買的鏡後增距鏡(EF 100-400mm f/4.5-5.6L IS Ⅱ USM亦可用),大約要12張小朋友。加裝了以後雖然可以增加焦長,但最大光圈會降一級(例: f/5.6 → f/8),畫質也會有相當程度的減損。不特別放照片。


★中橫新白楊的大紅紋鳳蝶。


☆可愛的暮蟬妹子。









EF 100-400mm f/4.5-5.6L IS Ⅱ USM


△▽100mm與400mm焦段鏡長比較。


入手:2016年春天

費用:NT$55500

現況:待機


▲規格表。

人總是不知足的,鏡頭當然是愈長愈好,對吧?從這支鏡頭有消息傳出時我就在注意了,它是Canon 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 ,俗稱大白的第二代鏡頭,亦被稱為大白兔。只是說是第二代有點名不符實,因為一代鏡是用推拉式變焦,二代則是普遍的旋轉式。

據稱大白兔的畫質不但優於前一代,更是勝過EF 300mm f/4L IS USM,贏過定焦鏡吔!雖然300f4的畫質並不是很好。不過這就有讓我心動了,而且它的焦距還比300f4多出100mm,不僅可以拍鳥,拍昆蟲小動物也可以。

大白兔的遮光罩上有個特殊的開關窗,也是為了調整偏光濾鏡方便而設,但這對我來說是累贅,因為隨著使用時間積累,開關窗板愈來愈鬆動,弄得我之後得貼上紙膠帶來防止它亂動,小扣分!


★台灣擬啄木(五色鳥)。
台灣擬啄木 by leeatin, 於 Flickr

☆藪鳥。
IMG_1344C by leeatin, 於 Flickr







EF 70-300mm f/4-5.6 IS Ⅱ USM



入手:2017年夏天

費用:NT$13880

現況:待機


▲規格表。

費用是包括了原廠遮光罩,非L鏡都不會內附遮光罩,老佳你好樣的!

俗話說得好,攝影人的防潮箱裡永遠欠一顆鏡頭,還有,敗家總會找到理由。仔細想想,自從出掉了55-250mm之後,我就沒有輕便取向的長焦鏡了,然後剛好看到這顆鏡頭.EF 70-300mm f/4-5.6 IS USM的二代鏡,對焦尺變成了有點炫炮的液晶式,對焦馬達也換成了更新、更快的nano USM,而且不貴,於是手刀下訂。

雖然這顆要作為輕便的旅遊長焦鏡是有點勉強啦,即使不加遮光罩,它的鏡身也只比600ml的礦泉水瓶短一點、胖一點。但實際測試過,就算加了遮光罩,還是可以連同加裝一顆15-85mm鏡頭的7D2一起放進,號稱可容納一機二鏡的內膽包。

要說缺點,就是配上7D2時準焦率不高,也許是對焦馬達跑太快跑過頭?雖然畫質還不錯但發色偏淡。但在以輕便取向的旅拍上,這些都算是OK的。

延伸閱讀:開箱文 之一 之二 之三


★配上6D,與升天鳳蝶的相遇。
3月24日遊記 by leeatin, 於 Flickr

☆搭配7D2,日本油蟬@淡島。
1H9A2050 by leeatin, 於 Flickr







AF-S NIKKOR 200-500mm f/5.6E ED VR



入手:2020年早春

費用:約NT$32000

現況:待機


▲規格表。

這顆鏡頭是我目前擁有的,最長、最重的鏡頭了。它算是推我入泥坑(Nikon)的推手之一,焦段可以做到200-500mm,還能維持f/5.6恆定光圈,還只賣3萬多,讓一堆類似的副廠鏡汗顏。雖然若是f/4-5.6會更好,不過買它的話大多是用為入門級打鳥鏡頭,總不可能用200mm在打鳥吧?藍腹鷴?也可以啦!

用它手持遊走尋鳥有點吃力,可以當作是訓練體能。這顆雖然畫質好,對焦準,但缺點在於對焦比較慢,算是一分錢一分貨。由於放大倍率高,也可以拿來拍昆蟲。

延伸閱讀:開箱&試拍


★冠羽畫眉與櫻花。
DSC_1427 by leeatin, 於 Flickr

☆進食中的松雀鷹。
DSC_3658 by leeatin, 於 Flickr








AF-P NIKKOR 70-300mm F/4.5-5.6E ED VR



入手:2020年初夏

費用:NT$16800

現況:待機


▲規格表。

進入N家以後,馬上就重蹈覆轍,相同焦段的鏡頭再買一次!

這顆鏡頭與C家70-300mm Ⅱ相比,少了對焦尺,也沒有鏡頭鎖,但有個亮點是它的那副不用另購的花型遮光罩,裝上去外觀加分。

這顆是C家70-300mm Ⅱ的翻版,唯一比較不同的是,它搭配上D7500之後也很方便,機動性高,加上N家機身的操控方式比C家易上手,所以出勤率大增。看來要出清C家器材了XD?

延伸閱讀:開箱&試拍


★70-300mm不論是拍風景;
DSC_2916 by leeatin, 於 Flickr

☆還是拍生態,都適合。
DSC_3462 by leeatin, 於 Flickr



鏡頭介紹到此。


Thanks for watching!!
見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創作回應

單身狗英雄
我想要買二手CANON 300定,有看到很心動的價格
2021-10-21 19:20:47
得丁★爆廃モード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e22]
EF 300mm F/4L雖然是很老的鏡頭,但至少是定焦&L鏡。
2021-10-22 01:13:52
單身狗英雄
老歸老,有is 哦
2021-10-22 01:26:23
得丁★爆廃モード
嗯丫!雖然只有二級防手振,但鏡頭不是很重,手夠穩的話拍模糊的機率就會降低。
2021-10-22 01:34:37
你說的對
2022-12-06 21:28:00
得丁★爆廃モード
暱稱正確。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211/2d2840902b1c95cdc5accc3b292405f2.PNG
2022-12-07 01:11:1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