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年前準備,讀德國史: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歷代領導人

小魚兒諸葛亮 | 2021-01-28 12:12:33 | 巴幣 22 | 人氣 310

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

●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

※ 德國走向共和的開端,名義上雖採議會制,但實際上權力仍以聯邦大總統為主。

德意志共和第一代領導人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Der erste Deutsche Führer : Friedrich Ebert
● 任次:第1任德意志聯邦大總統Reichspräsident

● 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1963-Now)

● 任期:1919年2月11日 - 1925年2月28日【人民代表議會推選

● 政績:

1. 德國共和前夕為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因「十一月革命」(Novemberrevolution)的影響,11月8日時,工人與士兵的議會已占領了德國西部的大部分,為「議會共和」作準備。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國被推翻,最後的首相馬克斯·馮·巴登將權力交給社民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翌日一個叫「人民代表議會Rat der Volksbeauftragten)的革命政府成立,由社民黨與獨立社民黨各三位代表組成分別由艾伯特與胡戈·哈澤領導。艾伯特於12月16日至18日為議會召開的國民會議中,他所屬的社民黨奪得大多數議席馬上召開國民議會,以期擬定憲法,建立完善的議會制度。1918年11月到1919年1月,德國實際上由人民代表議會統治,三個月內發布了大量政令,包括八小時工作天、家居勞工改革、農業勞工改革、公務員工會之權利、地方社會福利(分為國家層面)、國民健康保險、令被遣散工人復工、打擊強行遣散並加入上訴制度、薪金協議的管制,以及在地方和國家層面上實行一切階級的20歲以上人士之普選

2. 艾伯特為了令自己剛剛成立的政府能控制大局,便與最高陸軍指揮OHL)協議:只要軍隊承諾保護政府,政府就不會嘗試改革軍隊。一方面,協定象徵了軍隊正式承認新政府,令中產階級安心;但是,左派的政府就被認為出賣了工人的權益。

3. 1919年8月11日,德意志國憲法》(Die Verfassung des Deutschen Reichs)在上任的總統艾伯特之主導下通過生效。該法通常稱作《威瑪憲法》(Weimarer Verfassung),是德國歷史上第一部實現民主制度的憲法它建立了一個議會民主制、聯邦制的共和國現今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仍保留著威瑪憲法的少許條文在威瑪時代的德國,有時候宣傳單和海報會以「德意志社會民主共和國」稱呼威瑪共和政府,但該名字從來不是官方國名;1921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與德國威瑪政府簽訂的《中德協約》中,稱德國為「德意志民國」。

4. 1919年,威瑪政府與協約國簽署《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德國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德國馬克)。

5. 德國《凡爾賽條約》之後成立了威瑪防衛軍,並按照條約限制陸軍人數為十萬人、海軍人數一萬五千人。雖然軍隊名義上變成共和國軍隊,但仍全由昔日帝國軍隊階層控制。於是,軍隊依然是保守勢力,而且獨立於政府,對共和國的影響甚巨。跟其他革命不同的是,德國革命竟然讓軍隊重新掌握權力

6. 威瑪政府在革命期間審慎制定的政治與社會法例,並不為工人階級所接受———共和國使這階級民主化與制定社會保障的目標從未實現。有評論指出,問題是基於社民黨在戰前的政壇中缺乏從政經驗。戰爭過後,政府難以解決雙重經濟危機。威瑪德國的長期經濟危機,原因有數:德國工業出口量比戰前產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產量因亞爾薩斯-洛林、東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讓而減少,以及巨額戰爭賠款長期負債雖然政府限制撤軍令失業人數持續達一百萬人,但軍事工業幾乎停止運作

7. 協約國只容許德國引進少量進口貨,但其價錢並非很多德國人所能負擔。經過四年戰爭與饑寒交迫,德國之境況可謂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對資本主義失望。德國馬克大幅貶值

8. 威瑪政府負責資助罷工工人故印製更多鈔票應付,導致惡性通貨膨脹。1923年8月,馬克兌一美元由4.2元跌至一百萬元;在11月20日,價值更跌至4.2萬億元(亦即4.2兆元)。12月1日,政府推出地產抵押馬克以每1新馬克兌換1兆舊馬克。最後,德國成功繼續支付賠款,而魯爾區則重歸德國

9. 1922年,德國與蘇俄簽署《拉帕洛條約》(Vertrag von Rapallo),恢復外交關係。

P.S. 1925年2月28日,艾伯特在柏林死於闌尾炎,享年54歲,未能完成七年任期。

德意志共和第二代領導人 保羅·馮·興登堡
Der zweite Deutsche Führer: 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
● 任次:第2任德意志聯邦大總統Reichspräsident

● 政黨:無

● 任期:1925年5月12日-1934年8月2日【人民直選

● 政績:

1. 1925年,德國與協約國簽署了《羅加諾公約》(Locarno Treaties),恢復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德國憑著確認其西部邊界,成功與鄰國修好興登堡在外交部長施特雷澤曼的幫助下,德國在1926年加入國際聯盟並作為第六個常任會員國德國也停止裁軍

2. 1930年,興登堡不經議會委任海因里希·布呂寧為內閣總理,開始讓共和國的國家體制偏向總統制,內閣總理只向聯邦大總統負責,不向議會負責。由於當時議會內所有包括德國社會民主黨、德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為了防止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而一起支持興登堡,因此興登堡得以在1932年再次委任布呂寧為總理

3. 1932年的兩次國會選舉結束後,興登堡越來越依靠右翼盟友控制局勢。興登堡任命庫爾特·馮·施萊謝爾為總理,施萊謝爾試圖將納粹黨中的左派格里哥·斯特拉瑟等人拉過來,但沒有成功。
4. 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雖然興登堡對納粹黨反感,但他越來越受到施萊謝爾這群人的影響同年3月24日在希特勒影響下簽署授權法案,實際上廢除威瑪共和國的民主制度,為希特勒的獨裁統治鋪平道路

P.S. 興登堡晚年的健康和智力已有長期的狀況,因此納粹於1934年6月30日發動的政變「長刀之夜」(Nacht der langen Messer)時,他毫無恢復和保證國家法制的能力。當希特勒到他的莊園上去看望他時,躺在病床上的興登堡把希特勒當作德國皇帝,稱之為「陛下」。同年8月2日,興登堡過世,按其遺願,他生前希望簡單地葬在自己的莊園上,但希特勒將他葬在他過去戰勝俄羅斯的戰場的坦能堡紀念碑中。興登堡的死對希特勒來說,算是消除最後一個使他成為獨裁者的障礙

● 納粹德國(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land

德意志共和第三代領導人 阿道夫·希特勒
Der dritte Deutsche Führer: Adolf Hitler
● 任次:大德意志國元首兼總理Führer des Grossdeutschen Reichs)

● 政黨: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Nazi Party, 1919-1945

● 任期:1934年8月2日-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內閣授予,德國全民公投88%通過

● 政績:

1. 在執政期間,希特勒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納粹化」。廢止威瑪共和國,將德國改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解散國會,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並打壓異見者,例如社會民主黨人、共產黨人,宣布納粹黨和納粹德國合為一體,開始一黨專政

2. 在納粹德國初期階段,希特勒的經濟措施使得德國經濟走出一戰後的陰影,也因此獲得低下層民眾的支持。他承諾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與麵包,而且他的承諾在納粹德國初期(1938年)已實現了,從而使更多人擁護希特勒。

3. 納粹的政策鼓勵婦女生育並留在家。在1934年9月的對國家社會主義婦女組織的演講中,希特勒認為「德國女性的世界是丈夫、家人、孩子以及家園」。

4. 希特勒監督了德國歷史上最大的建設工程,水壩、高速公路、鐵路及其他。然而這些並未對威瑪時期的大量失業有具體成效,薪資略有減少,但生活費用比二戰前增加了25%

5. 希特勒政府還贊助建立巨大宏偉的建築,與國家首席建築師施佩爾確立希特勒對德國古典文化的重新見解。1936年柏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希特勒開幕。希特勒也給予過大眾金龜一些設計點子。

6. 1933年7月14日,納粹黨在德國推行《防止具有遺傳性疾病後代法》,將數十萬名有遺傳性疾病的人強制絕育。該法詳細列出要針對的一系列遺傳性病患,其中有先天性智障、遺傳性癲癇、精神分裂症、遺傳性失明或耳聾、嚴重遺傳性身體畸形,還有酗酒。同年11月在另一項法律中又強調對「傷風敗俗者」的處理,規定要對罪犯、妓女、妨害治安者強制絕育。生理殘疾的兒童因此成為T-4行動最早的受害者

7. 1939年至1945年間,黨衛隊在傀儡政權及佔領下的領土有系統地屠殺了猶太人1100萬至1400萬人,除了極少數免於此難。包含在集中營、猶太區的600萬猶太人,除了毒氣、許多人死於飢餓與疾病,或死於過度勞動。除了猶太人外,還包括部份波蘭人、吉普賽人、共產黨員、異議份子、抵抗組織、同性戀、肢體障礙者、智能障礙者、精神病患者及蘇聯戰俘、耶和華見證人信徒基督復臨派信徒等。最大的屠殺中心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8. 希特勒批准了《最終解決方案》(Die Endlösung),在1942年1月20日柏林附近舉行「萬湖會議」(Wannseekonferenz),落實有系統的猶太人大屠殺,十五位官員舉會,由海德里希領導,艾希曼負責會議記錄和資料準備。會議記錄提供了大屠殺最明確的證據。

9. 1933年希特勒威瑪時期他的首次內閣會議,使軍費開支超出失業救濟的花費1933年10月,希特勒決定退出國際聯盟及世界裁軍會議。納粹德國建立後,1935年3月,希特勒拒絕凡爾賽和約第五部分,將德國軍隊擴大至60萬人(六倍於凡爾賽和約所定的數量),包括新成立的空軍及擴增的海軍。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軍協定的簽署,允許德國海軍的總噸位為英國海軍的45%

10. 1936年1月,希特勒已計劃在1937年指示德軍進駐萊茵河沿岸非軍事區,因為1935時法蘇兩國剛簽定法蘇互助條約對德國形成夾擊之勢;而義大利正忙於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無法顧及霍爾-賴伐爾協定所定的斯特雷薩陣線,希特勒將計劃提早1936年3月,另外1935年至1936年德國的經濟處於危機之中,故須有對外政策轉移焦點。

11. 1936年7月,西班牙將軍、長槍黨領袖佛朗哥請求德、意兩國援助西班牙國民軍,希特勒允諾並指示了三個主要的軍事行動干涉西班牙內戰。同月下旬,希特勒批准了Feuerzauber行動,他調動20架三引擎Ju-52運輸機與6架護航機和85位德國飛行員搭上烏薩拉莫(Usaramo)號以及調派德國軍隊駐紮在西班牙及摩洛哥等地。9月下旬,希特勒又再次發動奧圖行動,運送了超過24台的輕坦克、高射炮及無線電設備。德國指揮官Alexander von Scheele更將Ju-52運輸機改造為轟炸機。至同年10月前,已有大約600至800名德國士兵在西班牙,希特勒最大一次也是最後的行動則是禿鷹軍團。最初在1936年11月,希特勒運送了3500人的軍隊參與戰鬥又提供92架戰機給西班牙國民軍,禿鷹軍團的行動直至1939年5月西班牙內戰結束,佛朗哥取得政權,實行軍事獨裁統治。

12. 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促成納粹德國與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

13. 1938年9月29日─9月30日,英國、法國、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元首/總理)、墨索里尼(領袖)在德國的慕尼黑召開的會議。英法為避免戰爭爆發,簽署《慕尼黑協定》(Münchner Abkommen)。根據《慕尼黑協定》,納粹德國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1939年,德國又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先後扶植傀儡政權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捷克人)和斯洛伐克共和國(斯洛伐克人),捷克斯洛伐克實際消失,就此被吞併

14.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並與日本帝國於1936年11月25日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德語:Antikominternpakt),次年義大利於11月6日加入該協定

15. 1938年2月希特勒必須解決遠東外交困境,在中日戰爭八年抗戰)中,選擇持續與中國自1910年代建立的中德關係或與日本結合新聯盟。在當時的軍隊強烈支持與中華民國持續友好關係,中德關係獲得外交部長康斯坦丁·馮·紐賴特與戰爭部長維爾納·馮·勃洛姆堡的支持,他們試著利用外交政策使歐洲遠離戰爭。但兩人在1938年初期則被希特勒解職,希特勒任命里賓特洛甫為新任外交部長,他支持與日本建立軍事同盟,繼而希特勒終止了中德關係,選擇了軍事上較現代化、較強大的日本。在之後的德國議會中,希特勒宣布承認日本所扶持的滿洲國並聲明放棄一戰戰敗在太平洋所失去被日本取得的殖民地還命令終止德國一切對中國的物資與人力上的援助,而中國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取消了中德經濟協定作為報復,德國失去了自中國而來的軍需原料,僅能從開放市場取得有限的貨物

16. 1939年5月22日與義大利簽訂「鋼鐵條約」(Stahlpakt)。1940年9月24日在德國柏林,希特勒、義大利外長加萊阿佐·齊亞諾及日本駐德大使來棲三郎簽署《三國同盟條約》(Dreimächtepakt),象徵二戰軸心國的確立。

17. 二戰前,希特勒為改善德波關係,簽定《德波互不侵犯條約》(Deutsch-polnischer Nichtangriffspakt),意圖藉此減弱法國與波蘭的合作關係,甚至曾想拉波蘭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以對抗蘇聯;但另一方面,希特勒又想收回一次大戰德國所失去的領土(特別是分隔東普魯士的波蘭走廊及但澤自由市,希特勒曾說這是「凡爾賽條約中最醜惡的部份」),並利用德國民族主義「解放」這些領土。1938年,希特勒想在德國本土與東普魯士之間建立公路,但遭波蘭拒絕。在併吞捷克斯洛伐克後,波蘭人懷疑希特勒的企圖。另外在1939年3月31日英國反應德國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行為,宣布英法將支持並保證波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希臘及土耳其的獨立。4月6日英國與波蘭簽軍事協定。4月28日希特勒廢除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及《英德海軍協定》

18. 1939年初雖然希特勒已計劃用軍事行動來解決與波蘭的領土糾紛,但為避免入侵波蘭將蘇聯捲入戰爭並導致德國兩線作戰,8月23日指派里賓特洛甫前往莫斯科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史達林會晤並簽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與蘇聯共謀瓜分東歐。而8月25日波蘭分別與英國、法國簽定共同防禦的軍事聯盟。同時希特勒命令黨衛隊首腦海因里希·希姆萊製造入侵波蘭的藉口,最後於9月1日發動戰爭,德軍大量集中使用裝甲部隊和空軍,很快地就擊潰尚未動員完成的波軍,此類迅速而獲得勝利的戰爭形式被美國《時代雜誌》記者稱作「閃擊戰」。在發動進攻後的第3天,英、法兩國對德宣戰,此事完全出乎希特勒意料,當德軍主力部隊於東線戰鬥時,西線面對英法兩軍的部隊僅有對方的一半,但盟軍並未發動大規模攻勢,僅法國發動薩爾攻勢以作為支持波蘭的象徵性行動。在波蘭戰役結束後,約有半年時間無大規模戰事而這段時間被稱為「靜坐戰」(德語:Sitzkrieg)。

19. 1939年10月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與希特勒討論將挪威拿下,作為海軍基地的可能,也可藉此與英國對抗,但陸、空軍對此不感興趣,而希特勒則注目在陸上行動如低地三國。1939年12月由於發生奧克拉馬號事件,英國有可能搶先佔領挪威、切斷德國戰爭機械必備的鐵礦礦源,於是希特勒下令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準備入侵挪威計劃,並打敗盟軍佔領該地

20. 1940年春天,德軍僅用6周時間打敗英法聯軍,占領丹麥和挪威。希特勒原先希望在英法的默許下,快速完成侵略以恢復和平。希特勒打算先以西線為東線戰事的先前步驟,以避免一戰時德國兩線作戰。1939年10月10日英國拒絕希特勒的求和,12日法國跟進。而德軍開始準備作戰計劃,隔年5月開始進攻法國,並相繼攻下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6月4日英軍被迫從敦刻爾克向英國撤退。6月14日巴黎淪陷。法國貝當元帥用廣播向法國人民表明他將向德國提出停戰協議。希特勒選擇了1918年時德國向法國投降的貢比涅作協議的簽署地,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訂了《德法停戰協定》,法國投降,成為納粹德國的傀儡「維琪法國」。

21. 希特勒原本希望英國能夠對其談和,並允許它保留帝國,在宣稱「理智的呼籲」下,邱吉爾斷然拒絕談和。希特勒才開始準備入侵英倫三島的海獅行動,但英國所具有的海上優勢過於強大,遠非德國所及,必須先取得制空權才有可能,希特勒於是命令赫爾曼·戈林元帥發動不列顛空戰,但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戰果,在一次偶然下,德軍所投擲的炸彈炸到了英國市區,英軍也施以報復性空襲,而後戈林的戰略從消滅敵人戰鬥機的有生力量轉為對英國境內包括倫敦、考文垂在內的各大城市進行轟炸,意圖瓦解其作戰意志,但因為空軍損失慘重而失敗。隨著時間過去,英軍的戰鬥機部隊數量已達到高峰,加上秋季的到來使得海況不佳,德軍已無實施入侵的可能,希特勒宣布海獅計畫無限期推延

22. 盟友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欲重建羅馬帝國,故著眼於地中海的希臘與北非,1940年8月8日決定入侵受英國保護的埃及,之後在盟軍的羅盤行動遭受嚴重打擊,1941年春德國發動向日葵行動以援助義大利。另外義大利在1940年10月在未告知德國情形下發動了對希臘的戰事,並且在希臘-義大利戰爭受到挫敗。11月4日希特勒得知英軍已進駐希臘所屬的克里特島及米科諾斯島後,決定介入希臘戰事以瓦解英國在地中海的勢力。1941年3月27日南斯拉夫王國親德派政府被親英派政變成功,希特勒召集緊急會議,於4月6日對希臘與南斯拉夫發動進攻,巴爾幹戰役的發生推遲了日後巴巴羅薩行動的發動時間

23. 1941年6月22日,300萬德軍在希特勒的授意下越過蘇德邊界進軍蘇聯,發動了規模空前的蘇德戰爭。希特勒曾妄圖在6至8周內打敗蘇聯。戰爭開始時德軍連連獲勝,並迅速深入蘇聯內部。1941年12月2日德國入侵蘇聯達到了高峰,離首都莫斯科僅餘24公里,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希特勒的閃擊戰術,之後蘇聯軍隊將德軍擊退超過320公里

24.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對日本宣戰,4天後希特勒向美國宣戰

25. 1942年底到1943年初,共有22個德軍師團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被全殲,同時英國將領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中也取得勝利。1943年盟軍登入義大利西西里島,法西斯黨倒台,墨索里尼被軟禁,希特勒命令特種部隊成功營救,並在北義大利扶持墨索里尼建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1943年夏天蘇德戰爭局勢逆轉,蘇聯發動了大反攻1944年6月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同盟國軍隊很快在各個戰場轉入全面反攻,德軍則節節敗退

P.S. 1944年底於東方戰線的蘇聯紅軍已將德軍擊退回中歐。在西方戰線的突出部之役作戰失敗,希特勒認知到德國大勢已去,但拒絕德軍撤退。他仍對與英、美和談保持希望,在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後更為加強。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勒宣布海軍元帥鄧尼茨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黨務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國元帥戈林和蓋世太保首領希姆萊,之前他還槍斃了伊娃·布勞恩的親戚,企圖叛逃的衛隊長菲格萊因。4月29日,希特勒與伊娃·布勞恩舉行婚禮。4月30日15時30分,希特勒用一支7.62毫米手槍從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自戕,享年五十六歲。而伊娃·布勞恩則服氰化鉀自盡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二戰過後,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崩解,德意志本土被盟軍佔領,分別歸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管制。1949年5月23日由美、英、法佔領區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Westdeutschland),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即「東德」,德國一分為二。依照西德於1949年5月23日通過、次日即1949年5月24日生效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Grundgesetz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採取完全的內閣制,聯邦總理成為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總統不再享有實際的行政權

● 西德時期

德意志共和第四代領導人 康拉德·艾德諾
Der vierte Deutsche Führer: Konrad Adenauer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1、2、3、4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1945-Now

● 任期:

1. 1949年9月15日-1953年10月20日【第1屆聯邦議院大選,首任】

2. 1953年10月20日-1957年10月29日【第2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3. 1957年10月29日-1961年11月14日【第3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4. 1961年11月14日-1963年10月16日【第4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

1. 艾德諾組成基民黨—基社黨自民黨聯合政府並主張西德倒向西方的同時儘量獨立和與夥伴國的平等

2. 1949年,艾德諾說服同盟國不要大量拆除德國原有的工業設施,保護了戰後西德近30年高速的工業成長的潛力

3. 在外交方面,1951年占領條例修正後,西德聯邦政府成立外交部,艾德諾出任西德第一任外交部長直到1955年。在外交部長任內與法國等同盟國和解,並得到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善意回應,提出舒曼計劃。共同掌管成員國煤鋼工業,並免除相關關稅,並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促成西歐進一步經濟合作。1955年與同盟國締結巴黎條約,回復主權。對法國方面,艾德諾極力修補雙方在二次大戰的破裂關係並與法國總統戴高樂交好,德法的友好關係導致1963年簽訂了《德法合作條約》(Élysée Treaty)。

4. 對東德的外交政策,則奉行「哈爾斯坦主義Hallstein-Doktrin),宣示西德為德國唯一代表政權,對承認東德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除蘇聯外予以斷交,並先後與南斯拉夫、葉門斷交

5. 艾德諾推動西德1954年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6. 1955年,艾德諾在蘇聯訪問時,他促成了蘇聯釋放德國戰俘回德國,和蘇聯與西德的建交

P.S. 從1959年左右,艾德諾的威信開始低下。1961年基民黨/基社黨在聯邦議院選舉中,雖然仍為最大黨,但成績不理想,年事已高的艾德諾只好答應只當兩年總理,於期中辭去總理職務。同年東德興建柏林圍牆,艾德諾又因沒在第一時間趕到西柏林,引起包括市長勃蘭特在內的批評。最後於1963年10月15日任期中辭去總理職務,由經濟部長路德維希·艾哈德接任。1966年艾德諾辭去基民黨主席一職。1967年4月19日下午13時21分,艾德諾因心臟病發作病逝於自宅,享耆壽91歲。於科隆大教堂舉行國葬,葬在自家附近的墓地

德意志共和第五代領導人 路德維希·艾哈德
Der fünfte Deutsche Führer:Ludwig Wilhelm Erhard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4、5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1945-Now

● 任期:

1. 1963年10月16日-1965年10月26日【艾德諾辭職,副總理接任】

2. 1965年10月26日-1966年12月1日【第5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

1. 1947年,艾哈德領導英美占領區管理部門的特殊貨幣和貸款專家委員會研究貨幣改革

2. 1948年3月2日,德國自由民主黨提名艾哈德為美英法聯合占領區所組成的聯合經濟區的經濟管理部門首長,這樣艾哈德實際上就成為西部占領區的經濟政策負責人。在西德進行貨幣改革(1948年6月20日)前五天占領國代表才通知他這項措施的實行。6月19日艾哈德通過電台宣布取消價格約束和義務提供服務的規定。第二天美國占領軍司令憤怒地將艾哈德招來訓斥他自主改變了占領軍的命令。艾哈德回答說:「我沒有改變這些命令,我廢除了這些命令。」今天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艾哈德的這個自主行動是後來德國戰後「經濟奇蹟」的主要條件。

3. 1949年9月20日聯邦總理康納德·艾德諾任命艾哈德為聯邦經濟勞工部長。1957年大選後他於10月29日還出任副總理。艾哈德是社會市場經濟的奠基人之一,他召集了威廉·勒普克等與他志同道合的人為經濟部副部長,他們對德國開始時期的經濟政策的影響非常大,艾哈德更被譽為「社會市場經濟之父」。艾哈德本人始終反對將當時德國經濟的發展稱為「經濟奇蹟」,他本人總是說,世界上沒有奇蹟。他認為這個發展是成功的市場經濟政策的結果。

4. 艾哈德的總理任期非常不順利,基民盟的人指責他的政策使得德國和法國之間的關係變壞了。艾哈德與他的外交部長格哈特·施洛德都是「大西洋派」的人,他們將與美國的關係看得比與法國的關係重

P.S. 1966年在德國發生了一起財政危機,自由民主黨的部長辭職,而艾哈德在基民盟也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持,因此他被迫於12月1日辭職。1977年5月5日艾哈德逝世於波昂,享壽80歲,後於5月11日受國葬

德意志共和第六代領導人 庫爾特·喬治·基辛格
Der sechste Deutsche Führer:Kurt Georg Kiesinger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5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1945-Now

● 任期:1966年12月1日-1969年10月21日【艾哈德辭職,副總理接任】

● 政績:

1. 基辛格減輕了與蘇聯集團國家與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外交上的緊張關係,但是反對任何重大的和解措施。

2. 基辛格任內促進社會民主黨加入聯合政府。

3. 1967年,基辛格任內擴大了養卹金的範圍

3=4. 在教育方面,基辛格引入了獎助學金以及大學建設計劃,而1969年的憲法改革授權聯邦政府通過聯合計劃委員會參與各州的教育計劃。還制定了職業培訓立法,而重組失業保險促進了再培訓計劃諮詢諮詢服務以及創造就業的場所

5. 基辛格於1969年通過的《勞恩堡稅法》,雇主必須在疾病的前6週內支付所有僱員的工資

6. 1969年8月,基辛格引入了Landabgaberente為願意割讓那些根據某些標準無利可圖的農場的農民,提供的更高的特殊養卹金

P.S. 1969年的第5屆聯邦議院大選過後,結束基督教民主聯盟自1949年西德聯邦成立以來執政的局面,基辛格卸任。

德意志共和第七代領導人 威利·布蘭特
Der siebte Deutsche Führer:Willy Brandt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6、7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1869-Now)

● 任期:

1. 1969年10月21日-1972年12月15日【第5屆聯邦議院大選,首任】

2. 1972年12月15日-1974年5月7日【第6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

1. 1970年12月7日,布蘭特在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的「華沙之跪」引起全球矚目,極大的提高了勃蘭特和德國在外交方面的形象,為此他在1971年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而德國《明鏡》(Der Spiegel)雜誌隨後作了民眾調查訪問,48%的德國人認為這太誇張,41%認為很恰當,11%認為中立

2. 1972年聯邦大選成功連任後,在其任期內舉行1972年慕尼黑奧運並在慕尼黑慘案發生之時拒絕了以色列方面派遣一個特別行動小組的請求。同年10月11日,德國與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稱「中共」或「大陸」)建交

3. 布蘭特保持了西德與美國的緊密聯繫,並致力於加強西歐的歐洲一體化,同時啟動了新政策「東方政策」,旨在改善與東歐的關係。《勃蘭特報告》已成為一種公認的衡量標準,用於描述富裕的北方國家和貧窮的南方國家之間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上的普遍的南北分歧。勃蘭特還因其在國內的激烈反共政策而聞名,最終以1972年的法令告終

P.S. 因東德間諜入侵事件布蘭特受到反對黨與報社的抨擊,更爆出性醜聞事件,迫使布蘭特黯然下臺,但布蘭特繼續出任社會民主黨主席,領導社會民主黨直至1987年。1992年10月8日,布蘭特去世,享年79歲。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布蘭特名列第5位

德意志共和第八代領導人 赫爾穆特·施密特
Der achte Deutsche Führer:Helmut Schmidt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7、8、9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1869-Now)

● 任期:

1. 1974年5月16日-1976年12月14日【第7屆聯邦議院大選,重選】

2. 1976年12月16日-1980年11月4日【第8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3. 1980年11月6日-1982年10月1日【第9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

1. 施密特在任期間最大的挑戰是石油危機。在他的領導下,德國比其他多數工業國家更平穩地度過了這一危機。另外,對於當時德國之秋的紅軍恐怖主義浪潮,他給以十分嚴厲的打擊

2. 1977年,施密特首先指出蘇聯SS-20中程飛彈而導致相互保證毀滅的危險性,他的立場也成為促成北約Doppelbeschluss決議的導火索。這個決定在民間和黨內引起很大爭議。

3. 施密特在任期間的經濟政策奉行「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主張國家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總需求促進經濟增長

P.S. 1982年晚夏,由於經濟和社會政治觀點的分歧,社民黨和自民黨聯盟關係破裂。9月17日所有的自民黨部長集體辭職。施密特因此臨時擔任外交部長一職。10月1日,由基民盟、基社盟及自民黨大多數代表發起建設性不信任動議罷免施密特,並選舉科爾接替總理一職,科爾隨著提前大選,並在之後的選舉中勝出


● 兩德統一

德意志共和第九代領導人 赫爾穆特·科爾
Der neunte Deutsche Führer:Helmut Kohl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9、10、11、12、13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1945-Now)

● 任期:

1. 1982年10月1日-1983年3月29日【提名上任,西德總理】

2. 1983年3月30日-1987年3月11日【第10屆聯邦議院大選,正式上任,西德總理

3. 1987年3月12日-1991年1月18日【第11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途中1990年兩德統一

4. 1991年1月18日-1994年11月17日【第12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5. 1994年11月17日-1998年10月27日【第13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

1. 柯爾第一年的總理任期中,排除了一切和平運動所帶來的阻力,堅決實施了上屆施密特政府確定的《北約革新決議》。

2. 1984年9月22日,柯爾同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凡爾登戰役紀念遺址會面,共同紀念雙方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死去的人們。這之後的幾年中,柯爾同密特朗被形容為擁有非常緊密的關係。他們共同將:《歐洲合同軍》(Eurokorps)和ARTE電視台等項目帶入軌道,以及經德法雙方共同協作,締結了對歐洲一體化進程起到進步作用的《馬斯垂克條約》和之後引入歐元的政策

3. 當東德的局勢越來越顯示出惡化以及柏林圍牆在1989年11月9日倒塌,在未與任何聯盟成員和西方盟國成員提前商議的情況下,1989年11月海爾穆·柯爾在聯邦議會上提出了關於破除目前處於分裂中的德國、歐洲的《十點計劃》(Zehn-Punkte-Programm)。在1990年5月18日與東德簽署了關於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政府條約。針對聯邦銀行主席Karl_Otto_Pöhl的阻力,柯爾通過在工資、收入、房租以及退休金領域使東德馬克按照1:1的比例兌換西德馬克。不久之後,由於這一政策的推出,被證明東德企業承受了沉重的負擔。然後柯爾同外交部長Hans-Dietrich Genscher一同合作與二戰四大戰勝國進行了二加四會談(Zwei-plus-Vier-Gesprächen),最終達成了在《二加四條約》形式下實現兩德統一、北約駐紮在統一後的德國

P.S. 1998年聯邦議會大選,社民黨及綠黨的中間偏左聯盟贏得大選,時任下薩克森州州長格哈特·施洛德當選為新一任聯邦總理,結束柯爾的中間偏右聯盟長達16年的管治10月26日柯爾向聯邦總統羅曼·赫爾佐克辭去總理10月27日正式卸任2017年6月16日星期五早上,海爾穆·柯爾在家中過世,享年87歲

德意志共和第十代領導人 格哈特·施若德
Der zehnte Deutsche Führer:Gerhard Fritz Kurt Schröder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14、15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1869-Now)

● 任期:

1. 1998年10月27日-2002年10月22日【第14屆聯邦議院大選,首任】

2. 2002年10月22日-2005年11月22日【第15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

1. 施若德曾出兵科索沃和阿富汗,這是自二戰以後德國聯邦國防軍首次出現在北約以外的領土上。2001年911事件以後,由於宣稱有長期與恐怖主義鬥爭的經驗,施若德政府亦出兵協助美國,至其離任時,德國在阿富汗駐兵達2000人,僅次於美軍

2. 施若德反對2003年伊拉克戰爭,他拒絕對伊拉克戰爭提供任何軍事支持導致了美國和德國之間政治摩擦,象徵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作為美國最重要和親密的夥伴關係終結。施若德反對攻打伊拉克的觀點應是出於多種原因的考慮,其中最主要的是民眾的反應特別是社民黨的支持者和綠黨對戰爭的看法。

3. 在施若德這一系列的政治與權力的遊戲中,德國與一些歐洲國家的關係變得緊張;例如奧地利、捷克共和國、西班牙和瑞士。但在位期間,德國也與俄羅斯關係發展順利,並與同樣支持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法國立場更接近。在其領導下,德國也同樣扮演了反對戰爭和反思歷史者的形象,2004年,施若德獲邀參加了諾曼第登陸60年紀念,也成為了第一位獲得此資格的德國總理

4. 施若德在位期間也大力推動了與中共的關係,其每年皆訪問中國大陸,並對北京立場予以理解和支持,促使中共成為德國一大貿易夥伴

5. 施若德政府在內政方面採取了與英國首相東尼·布萊爾和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相同的第三條道路中間路線,他們所採取的一些積極的政策獲得了聲譽,例如促進可再生能源,支持同性戀權利並通過近乎同性婚姻的德國民事結合,試圖阻止聯邦州引入大學學費等。他獲得的選民支持也相當程度地來自於其所支持的2010議程這一改革項目,包括調整社會福利系統支出(國家健康保險、失業金和養老金),降低稅率和改善僱傭制度

6. 施若德在位期間,德國經濟不斷陷入低谷,社會保障體系難以為繼,失業率屢屢上升。2002年施若德成功連任,但基民盟與社民黨的議席差距減至僅三席,施若德中間偏左的聯合政府僅以微弱優勢取勝。之後,在民意調查內,社民黨支持率下降,失業率達到戰後最高水平,使得德國的「福利國家」形象受損,最終由於這一系列國內經濟問題而面臨反對並成為下臺重要原因之一

P.S. 2005年5月22日,社民黨執政四十年北萊茵-威斯伐倫的州選中被基民盟擊敗,作為反應,施若德迅速聲稱接受不受民眾擁護的事實,會「儘快為新的聯邦選舉鋪平道路」,於議會中首先要求自己的社民黨通過對其個人的不信任議案,進而根據憲法對總統提請解散議會提前舉行聯邦大選。請求獲通過,同年9月18日舉行的大選中,施若德領導社民黨相當成功地挽留和扭轉了一部分選民的支持,連續追回民意率,並於最終選舉中與基民盟打成平手,基民盟僅多社民黨四席,不論是基民盟和自民黨的中右派聯盟,以及社民黨和綠黨的中左派聯盟均難以達到多數繼續執政。最終經過三個月的聯合政府談判後,社民黨與主要對手基民盟達成協議,結成「左右大聯盟」聯合政府,由對手梅克爾出任總理,社民黨則擔任內閣的多數要職。施若德宣布自己不在內閣任職,並退出政壇。2006年起施若德於瑞士某出版社任職

德意志共和第十一代領導人 安格拉·梅克爾
Der elfte Deutsche Führer:Angela Merkel
● 任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16、17、18、19屆總理(Bundeskanzler)

● 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1945-Now

● 任期:

1. 2005年11月22日-2009年10月28日【第16屆聯邦議院大選,首任】

2. 2009年10月28日-2013年12月17日【第17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3. 2013年12月17日-2017年12月17日【第18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4. 2017年12月17日至今【第19屆聯邦議院大選,連任】

● 政績:請先自己看新聞!XD

P.S. 梅克爾是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聯邦總理,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總理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領導人系表:十一月革命(1918.11.03 - 1919.08.11)威瑪共和(1918.11.10)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一)(1919.02.11 - 1925.02.28)保羅·馮·興登堡(二)(1925.05.11 - 1934.08.02)納粹時期(1933.03.23)阿道夫·希特勒(三)(1934.08.02 - 1945.04.30)同盟國軍事佔領時期(1945.05.08 - 1949.05.23)西德時期(1949.05.23)康拉德·艾德諾(四)(1949.09.15 - 1963.10.16)路德維希·艾哈德(五)(1963.10.16 - 1966.12.01)→庫爾特·喬治·基辛格(六)(1966.12.01 - 1969.10.21威利·布蘭特(七)(1969.10.21 - 1974.05.07)赫爾穆特·施密特(八(1974.05.16 - 1982.10.01)→赫爾穆特·科爾(九)(1982.10.01 - 1991.01.18兩德統一(1990.10.03)→赫爾穆特·科爾(九)(1991.01.18 - 1998.10.27格哈特·施若德(十)(1998.10.27 - 2005.11.12)→安格拉·梅克爾(十一)(2005.11.12至今

P.S. 黑字代表過渡時期;金字代表共和與重建起始;玫瑰紅代表帝國紅字代表任期未滿而因故身亡;綠字代表任期未滿而因故辭職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阿嘶

(  ̄▽ ̄)/ 希特勒萬歲 卐
2021-01-28 14:12:11
小魚兒諸葛亮
德國最後的帝國
2021-01-28 15:08:4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