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國民政府的戰前、戰時、戰後財政

華倫斯塔湖畔的灰雲 | 2021-01-07 18:59:48 | 巴幣 228 | 人氣 540

  雖然國民政府戰前致力於財經現代化,但在1937年7月之前依然落後於日本帝國,且發展極度不均,主要集中於沿海精華地帶,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些沿海地區先後淪陷,除了少數內遷的工廠外,淪陷區的煤、鐵以及加工業,電力和機械繅絲業先後被掠,農業亦然。稅收的損失對國民政府最嚴重的打擊,抗戰前三大稅收為關稅、鹽稅、統稅;戰前稅出佔軍費30~40%,至1945年提升至87.3%。除軍費大量增加外,相關政務、債務、建設等經費也相對增加,戰前財政赤字占總稅出10~20%,抗戰勝利時赤字達77.84%。
 
《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第2冊,頁21~22
 
  1935年國府開始實施法幣,故不需要白銀、黃金作為貨幣發行前的準備,於是出售國內儲藏的金銀換取外匯。自法幣實施後,1939年輸出黃金達157,159千美元,淨輸出白銀達789,805千美元。但對於開銷龐大的抗戰依然是杯水車薪,在戰火對經濟物資、人心士氣的打擊下,稅捐因精華地帶淪陷、生產遭到破壞而無以取得,因此不斷提高稅率,形成工商業剝削的情況,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導致財政收支無法平衡。
 
Hsiao Liang-lin,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pp.128~129
Handy & Harman,22nd Annual Review ofthe Silver Market 1937(New york:Pandick Press, Inc,1938),pp.8~9
 
  單就穩定幣值、健全金融而言,本屬於不易之任務,尤其是尚未具有健全金融體系之中國,遲至1938年10月武漢、廣州相繼淪陷後,除了少數城市,大多為貧窮的農牧鄉村,以如此落後的經濟,支援近代大戰,負擔自然沉重。加上軍隊數量不斷膨脹,原屬地方軍隊的供給也改為中央提供,財政困境自然雪上加霜。
 
  1937年8月淞滬會戰開始,8月底國防最高會議即提出《總動員計畫大綱》,提出管理通貨、匯兌、金融業務、金融機關等...11月上海淪陷後,租借區成為孤島,掀起一波法幣拋售潮、搶購外匯,導致法幣嚴重貶值,因此上海的外匯市場趨於不穩定。1938年4月,臨時全國大會通過《抗戰建國綱領決議案》,明定鞏固法幣、統制外匯、管理進出口貨物,以穩定金融。1938年8日到1940年5月間,數次的國民參政會,亦屢次見到鞏固法幣以安定金融、防止資金外流以及維持外匯等案。政府也努力試行,均皆無效,反而日趨嚴重。戰時全國上下無不擔心法幣貶值後帶來的物價通膨、軍需、民用物資無著,而將財金問題看成是領導人物的問題。
 
卓遵宏,<孔祥熙的財政觀>,《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頁304、337、416。
國民黨中執會訓委會編,《中國國民黨歷次會議宣言及重要局議案彙編》(重慶:中執會,1941)第2冊,頁845。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4編,戰時建設(一),(台北:中央黨史會,1988),頁50。
見<國民參政會對於鞏固法幣、節約資金外流案之決議及對維持外匯等建議案,交由國民政府令行政院籌劃實施>,《國民參政會》檔案(1938年8月20日~1940年5月18日),檔號:002-000000395A,國史館藏。
 
  當中日戰爭進入持久戰,法幣市值暴跌,蔣中正日記記載:「法幣落價至6便士,物價日漲,人民痛苦堪憂也」;「平準外匯基金形勢甚危,經濟當受影響,此較可慮耳」。1940年7月,平準基金的外匯存底只有200萬英鎊,難以為繼下一度停止售匯。匯市的不平穩快速波及黃金、麥、麵粉、棉紗等物價;戰時財金陷入難以維護的局面。1941年初,為了抵禦外匯的急跌,政府改採統制經濟,氣度管理外匯以及穩定金融與財政。

見《蔣中正日記》(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藏,蔣介石日記手稿影印本),1939年6月10日、30日(本月反省錄)。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金融史料組編,《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第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458。

  財政部為打持久戰,先後做過幾個緊急措施,導致法幣面額快速貶值。(一)1939年1月宣布:准許法幣發售額「合理之增加」。(二)1939年9月公布擴大發行準備金的範圍,規定除原有金銀與外匯外,在擴大至短期商業票據、貨物棧單與生產原料之投資(即為股票)等項;並將政府發行之公債也充做準備金,最多可佔準備金總額的40%。(三)1942年7月頒布《統一發行辦法》,規定:自即日起,所有法幣之發行,統由央行集中辦理。所有銀行(含三行與各省地方銀行)不得再發行貨幣,已發行之大小紙幣,統由中央接收。法幣發行已經失控。1937年6月法幣發行量僅14.1億元,至1940年底漲幅僅5.6倍,到1945年8月抗戰勝利時,發行額達39,497億元,近395倍。

見《金融三年計畫-二十九年度實施計畫》(1940年4月9日),《四聯總處史料》(上),頁158、174。
孔祥熙,<抗戰三年來之財政與金融>、<抗戰四年來之財政與金融>,見《大公報》,1940年7月7日4版、1941年1月1日9版《孔庸之先生演講集》,頁318。
據抗戰時期政府財經戰略研究組編著,《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財政經濟戰略措施研究》(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8)頁77;關吉玉,《民國四十年來之財政》(台北:經濟研究社),頁133統計所得。

  法幣大量發行的結果,物價也隨之上漲,物價的漲幅超過法幣增發的額度,導致通貨膨脹加劇。抗戰後的通膨問題,如1942年羅斯福特別代表威爾基斯(Wendell Lewis Willkie)到重慶訪問。事後他回憶說重慶物價比戰前增加5~60倍,每月漲幅約為10%。一方面長期抗戰太過艱苦,二方面經濟統制措施不段增強,政府主管財經的事務官權力日漸擴張。抗戰中、後期,結黨營私的狀況嚴重,官員經商、發國難財極為普遍。如美金公債舞弊案等...

引自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臺北:綜合月刊社,1974年)(下),頁847。

  1946年3月到1947年2月,政府開放外匯市場並拋售黃金、美元,企圖收回法幣緊縮通膨,來維持法幣價值,緩和物價上漲。但財政赤字變本加厲,拋售的黃金與外匯收回的法幣與增發的法幣相比,杯水車薪。1947年2月馬歇爾調停國共失敗後,美援貸款停止,在龐大的財政赤字、物資缺乏、物價飆漲下,通膨更甚;加上國共戰局逆轉,促使金價飆漲,民眾搶購黃金。期間總計政府拋售黃金達353萬兩,佔庫存黃金60%,回籠法幣9,989億。政府逐停止販售黃金。此後通膨勢不可擋,法幣發行量至1948年8月上升至6,636,946億元,比抗戰勝利時膨脹1,192倍,較戰前則是474,068倍。已達無法收拾之地步,且美援黃金尚未運達,儲存法幣額已超過美國承諾的黃金數量,使行政院決定減半發給黃金。至此反政府運動更加激烈,證明國府無法掌控社會。

  蔣中正在廢除法幣前的日記,記下白米一石價值法幣4,000元。此後匯率變化大,貶幅加劇,加速財金崩潰,全國人心惶惶。實質進入更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Hyper inflation)。在1948年8月19日採金圓券代替法幣。導致貨幣流通增加軍費、政務費支出不易掌控,由於戰局緊張,導致人心恐慌,囤積物資,市面貨物缺乏。

趙蘭坪,《通貨外匯與物價》(重慶:著者,1944年)下冊,頁458~471;王壁岑,《通貨膨脹論》(上海:商務,1948年)頁17~23、27。
孫震等,《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臺北:近代出版社,1983)2冊,頁15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文史資料研委會編,《法幣、金圓券與黃金風潮》(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年)頁156。
《蔣中正日記》,1945年4月,反省錄;1946年2月,上星期反省錄;1947年2月12日;1948年8月14日。

  至1949年5月23日,金圓券只使用了九個月又四天。1949年5月,戰事失利,撤守上海後,國家經濟瀕臨崩潰,各地均以銀元代替流通,廣州更以港幣為計算單位。1949年7月,代總統李宗仁公布"銀元及銀元兌換券發行辦法",規定以銀元為國幣單位,恢復銀本位制。以1銀元券等於5億元金圓券收兌,十足兌現。至同年12月初,國府撤退至台時,銀元券也宣告終結。

節錄自賈士毅,《民國財政史》,頁791~792。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