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還是刷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電商圈裡剛結束什麼樣的活動,尤其是超商和物流業的巴友應該更能親身體會(笑)。畢竟這種機會是一年一次,眼見各種繪圖板的價格都被殺得不像話,再加上原本的繪圖板又已經服役了八年,勸敗的理由實在太多了,不趁雙 11 的活動解個換換病還真的說不過去。
今天的主角是 Wacom 在 2017 年開始發售的中尺寸高階板 Intuos Pro Medium,此次開箱的主角是其中沒有雙功能的 K0 版本,型號 PTH-660/K0。
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開始吧。
。開箱過程
這次不是從官方商店購買的,而是從 PChome 上面找一家下訂。以雙 11 活動期間物流超爆量的標準而言,PChome 的到貨速度還算蠻快的,11 日早上下訂、13 號中午就送到家裡來了。
▲送來的包裹。
▲泡泡紙。不過這種東西我家也收多了,畢竟每幾個月都要訂一次貓砂 XD
▲商家附贈的羊毛氈材質保護套。如果循官方管道買的板子有附保護套的話,應該會跟這個長得不太一樣。
▲保護套採用金屬壓式扣鈕,裡面沒有什麼特別的夾層,就是個可以讓你裝板子的袋子而已。
▲商家附贈的兩張 Wacom 課程券。
▲主要的盒子包裝,裡面裝有最重要的板子和相關附件。從盒子正面可以看到一幅樹跟鳥的彩繪圖畫,聽說如果買的是 K1 的雙功能版本,上頭的圖樣會有一部分是黑白色的,可以藉此很清楚地辨認有雙功能的版本和沒有雙功能的版本;背面印有板子的外觀圖樣和規格。
▲外包裝打開以後再抽出來的才是盒子本體。盒子正側用兩個魔鬼氈圓點開闔,打開以後就可以看到板子本身了。
▲和八年前買的小尺寸 CTL-470 相比,雖然這次買的 PTH-660/K0 是中尺寸板子,但盒子的設計很省空間,所以不像 CTL-470 的盒子那麼胖。除此之外,塞在裡面的繪圖板恰好切齊平面,如果你是像我這樣的強迫症患者看了應該會很舒服吧。
▲板子拿起來姑且放一邊,先來看看配件吧。板子底下可以看到由左至右依序是:連接線、筆座、繪圖筆、使用說明書。
▲底下沒啥特別的。
▲最右邊整疊拿出來,可以看到由左至右依序是:聲明書、保護墊材質測試紙、繪圖筆金屬環替換配件、使用說明書。
▲打開繪圖筆金屬環的小盒,可以看到黑色、藍色、綠色、紅色四種可供替換的金屬環,上頭也有圖示說明。
▲說明書,上面有筆芯插拔的操作說明、筆座開關的操作說明,還有避免碰撞或浸水的警告標語。
▲保護墊的材質測試紙,上面分為:用力、中等、平滑。因為有的人很不希望繪圖板刮傷,又或者是為了防止筆芯磨損,通常會買保護墊直接貼在板子的表面上。不過一般 Wacom 的繪圖板不會直接附整張的保護墊給你用,這張只是讓使用者作為選購依據而已,完整的保護墊你得自己去買——不過我自己是覺得沒差啦,舊板子八年來都沒有貼保護墊。
▲筆座。Wacom 的高階繪圖板,通常會附一個筆座,這個筆座同時具備了存放筆芯、放置繪圖筆、拔除筆芯的功能,用旋轉的方式可以打開(和關閉),金屬面朝下,就可以把筆直接立在筆座正中央。
▲黑色底座裡可以看到 4 枝白色的用力筆芯和 6 枝黑色的標準筆芯,也許是考量到不同筆芯的消耗率,所以附上的白色筆芯數量相對較少。筆芯是插在溝槽裡面固定住的,所以不用怕輕輕搖一下就通通亂掉。
▲金屬蓋子。因為蓋子材質是金屬的緣故,所以使得筆座整個拿起來有點重量感。我們可以從金屬蓋子正面看到拔除筆芯的操作步驟(直接利用中間的圓孔拔除筆芯),以及打開筆座的 OPEN 旋轉方向指示字樣;黑色的圓環是防滑的材質,讓筆座不容易因為被輕輕推一下就摔到桌子底下。
▲金屬蓋子的背面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了。
▲再來看看連接線吧。PTH-660 的有線連接介面採用 USB Type-C,原廠線長兩公尺。這條連接線一旦從包裝盒子裡拿出來以後就很難再塞回去了,所以最好還是找個地方收納。把連接線拿起來可以看到接往電腦的 USB 端上有 Wacom 的字樣;接往繪圖板的 USB Type-C 端採用側插設計,比較不容易誤折(我以前用 CTL-470 的時候就常常折到連接線)。
▲接著是 Wacom 高階繪圖板專用的繪圖筆 Wacom Pro Pen 2,支援 8192 階感壓,一樣不需要裝任何電池。筆身側邊附上一長一短的可自訂按鈕,中段也有防滑的彈性材質。小聲偷偷告訴你,這張圖我還特別修過了,因為中間這段材質真的超、級、容、易、吸、灰、塵!一個不小心讓筆橫躺,然後再拿起來的時候就看見上面黏一堆灰塵了,可見筆座有多重要。
▲從繪圖筆的前端可以看到銀色的一圈,這就是剛才提到可以替換顏色的金屬環。
▲繪圖筆的另一端是橡皮擦專用頭,作畫的時候只要把筆倒過來用橡皮擦專用頭靠近板子,繪圖軟體就會自動變成橡皮擦模式,可以直接擦掉線稿或顏色,不需要手動切換工具。
▲把筆頭旋開的樣子,如果不喜歡原廠附的銀色金屬環,可以自行用剛才提到的其他顏色的金屬環來替換。
▲重頭戲!來看看今天的主角。PTH-660 的板子整體設計就是單純簡潔的黑,沒有任何鮮豔的主配色。
▲板子的感應區周圍有白色的短線標示。板子有八顆可自訂按鈕、一顆設定用的主按鈕,還有一個轉盤。按鈕上面有指示用的突起,就像你鍵盤上的 F 鍵、J 鍵一樣,讓你即使盯著螢幕也能夠光用手指就摸得出哪顆鍵是哪顆鍵;中間的轉盤雖說是轉盤,實際上只是一個圓環狀的觸控感應區,並不是物理上的轉盤。
▲靠近按鈕區的一側,有手指觸控開關跟板子本身的開關。板子的開機鈕在使用藍牙模式的時候才會用到,不然的話一般使用 USB 線接上電腦的時候板子就會自動變成啟動狀態了。
▲手指觸控是 tick 式的開關,只要把開關推到一邊就會變成觸控模式,想關掉的時候再推回來就可以了。
▲板子另外一側的正中央是連接線的插座,因為是 USB Type-C,所以連接繪圖板的一端無論是正插還是反插都沒關係,介面本身沒有正反之分;連接線插座的兩邊各有兩個洞,讓你可以把吊飾之類的東西掛上去。
▲板子背面上下緣的長條區域是防滑材質,無論是筆身、筆座、板子底部,我們都可以從這樣的細節看得到 Wacom 對「防滑」這件事誠意十足,到處都能看到防滑的設計。
▲基本上背面就是型號等等的製造資訊,有明顯的 Wacom 名稱字樣。Wacom 字樣採鏡面陰刻,把手指移上去就能看到清晰的反射,看起來又更高級了。這樣的設計,讓我想起以前拿的 iPhone 4 背後的鏡面 icon。
▲插上連接線,藏在面板底下的指示燈就會亮起(如果開啟藍牙功能,它就會是閃爍的藍色燈光),轉盤的圓環也會出現光點。
。簡易評測:手指觸控
手指觸控模式打開以後,繪圖板就會有像筆電觸控區一樣的功能了。我覺得 Wacom 的手指觸控設計還蠻聰明的,以前一直以為 Wacom 的觸控可能反而會妨礙工作,不過實際測試過後發現這個功能除了可以自由開關以外,它還會自動偵測接觸面積,藉此判斷你和板子接觸的地方是手指還是手掌側邊。
也就是說,就算你把觸控功能打開,那麼在作畫的過程中,即使手掌側邊完全貼在板子感應區的表面,它也會自動忽略掉,讓你仍然可以正常作畫,完全不會有衝突。
。簡易評測:手感
從 2011 年所發售 1024 階感壓的小尺寸低階板 CTL-470,換到了 8192 階感壓的中尺寸高階板 PTH-660,可以說真的是從小破車換成大跑車,筆的活動範圍要一下變得這麼大,對於一個長期使用小板子的我而言還真的有點不習慣。
好險這次沒有直接上大尺寸的 PTH-860,不然畫個圖用大板子手還不痠死。
稍微試了一下,線稿在收筆的時候確實有更接近實際在紙上作畫的感覺,我猜這樣的進步主要應該是來自高階板才有的傾斜感應功能(而不是單純因為從 1024 階感壓升到 8192 階),畢竟以前用舊板子的時候一直有個問題就是「無論怎麼調整,線稿收出來的尾巴永遠是對稱而單調的 V 形」,實在畫不出想要的感覺。
最近還沒有試過用新板子畫完整的圖,所以對於使用的反饋還不算瞭解得非常全面,不過大致上來說用起來的手感還是進步不少,接下來就只剩下習慣的問題要讓時間來解決了。
。簡易評測:按鈕功能
單就那八顆按鈕的話沒啥好講的,畢竟本來就可以自訂成想要的功能。中間的主按鈕用來切換轉盤的功能(轉盤可以切換成滑鼠滾輪、筆刷大小、圖層切換、旋轉畫布),沒有插線的時候主按鈕用來切換藍牙模式。
轉盤我自己是用得不太習慣,這轉盤拿來調整筆刷大小的話很容易轉過頭,畢竟畫線稿的時候差了幾個筆刷尺寸就會差很多,到頭來還是要用鍵盤調整比較精準,所以我之後大概會想把轉盤拿來旋轉畫布就好了。
前面提到除了按鈕上面有突起之外,按鈕本身也有感應的能力。把手指放在按鈕上面,螢幕左邊就會顯示目前手指放在哪幾顆鈕上:
按鈕的預設功能裡面也有「精準模式」可以用來畫小細節,按下去之後繪圖板的對應範圍就會被縮小到小框框裡面:
。從別人口中聽來的其他心得
以前的高階板子要另外買無線套組來裝,而現在的板子不再需要另購,板子本身就已經附帶藍牙功能了。
本來用舊板子的時候常常會踢到線,所以期待了一下這次買的高階板,想說買個藍牙接收器給我的桌機裝一下,想不到身邊有在畫圖的朋友告訴我藍牙功能用起來很容易延遲,我也就因此打消買藍牙接收器的念頭了。
如果有人已經試過的話,也可以在留言處分享一下繪圖板的藍牙功能使用起來的感想,總之在保證能讓我順暢使用以前,這功能我是……先不要啦。
。關於價格
馬的,我本來想大聲斥責的,但實在是太便宜了。今年決定買新板子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特價殺太兇。本來這板子的原價要 12,900,雙 11 活動折扣、信用卡回饋、購物網站活動回饋全部扣一扣,我大概只花 8,900 就買到了,真香。
反正 Wacom 的繪圖板在我眼裡就是根本用不壞的東西,那難得有機會換一下也不錯。今天的開箱文就到這裡啦,希望它能夠安然陪我度過下一個八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