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討論這一個題目吧-「批評」
這算是我早前就很想寫的主題,但一直沒有動筆,就像空有乾柴卻沒有烈火那樣沒有寫作的激情,這兩天有點空閒了,也碰上了些催化劑,就來動筆寫寫關於批評的三兩事。
這是元宵國物語上架當天,一位玩家的留言,好的,如果今天你是我,也就是這款遊戲的開發者,當下你的反應是什麼?憤怒?錯愕?難過?抑或是任何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字眼?
你猜猜我看到這篇評分時怎麼想?跟你說...
我當下超想把筆電摔爛,然後用任意門(如果有的話)到他面前狠狠甩他個兩巴掌!!
雖然說哈利菠菜不是一個很愛鬥爭的人,但說穿了也是個凡夫俗子,看到這樣的負面指教,要說很難有什麼情緒波動都是騙人的,當然這也代表這款遊戲,是我真心投入過的產品,即便他的確是在不成熟的條件與環境下完成的,但始終是用無數徹夜匪懈換來的,也算是經過懷胎了幾把月產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罵能不心疼乎?
「批評,這是一個讓我難過的指控,接下來我應該怎麼做?」
我輕輕地闔上筆電(幸好沒真的打爛它),穿上外套走出家門外,看戶外的冬風能不能讓腦袋冷靜一點。
遭遇批評或挫折的當下,滿腔怒火只會讓人格的「本我」過度放大,一但意識的天平往本我傾斜,我們就會像野獸那樣,產生不理智的原始舉動。
因此我首先選擇離開讓自己不舒服的環境,並且用持續快走的方式,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這種身體體內的天然「安定劑」,可以讓思緒不至過度緊繃,並有助於針對批評思考
「為什麼這個人要寫這樣的評論?」
這是我的第二問號,但我不是這位玩家,在對他的背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只能對他的行為作一些揣測,或許他的大姨媽來,但帳號看起來似乎是個男生? 或許他玩到惱羞,那這樣的話他應該會針對耐玩度批評才對? 或許他真的很常玩遊戲的玩家,所以才會這樣留言? ...
這一個問號是讓創作者面對批評時,得以客觀分析的關鍵,畢竟在一般面對批評的情況下,我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找出「藉口」。
說真的,身為創作者的我們可以找出幾百個理由面對批評,好比:製作的時候有成員被外星人抓走、繪師結婚被老婆抓去巴里島度假、某某某的論文沒寫完,被教授軟禁在進德樓的高塔上、製作時間太短,就跟酸民的GG一樣短 ...,當然這些都不是真正面對批評的方法,反而像是逃避現實的毒品,找藉口根本無法化解癥結。
因此以對方立場探明究裡是面對批評的第一步。
創作者與玩家的立場多半是對立的,但我認為面對玩家提出的質疑,應該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回頭看看自己的作品,並屏除主觀的看法,用更高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產品。《孫子兵法 謀攻篇》有云「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如果想要集大成,不就是要去理解玩家在想些什麼嗎?
另外,也要屏除將所有批評皆視為酸民的有色眼鏡,我知道大家會說我是濫好人 ( 這我承認,我在某些時候的確是個好人,淚奔 ),可是一但把所有批評的玩家都當作嘴巴充滿酸液的阿米巴外星人,並通通阻隔在地球之外,其實無異於我們開發對付外星人的武器,不是嗎 ?
「他說的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阿米巴外星人也是有分種類的,有些是真的為酸而酸,有些人是過度主觀的酸,有些人則是考試0分所以心情不好而酸,但在不找主觀理由,只找客觀原因的前提下,也要去思考任何的批判。
如果以客觀的角度來看作品,倘若他是完全錯誤的,好比是沒玩過遊戲的人無地放矢,或是只罵了一個國罵語助詞加一顆星,這些評論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就像老鷹被企鵝批評不會游泳一樣,你會因為企鵝的挑釁去上游泳班? 既然對方沒有點到核心,也就沒有讓我們參考的價值,既然沒有參考價值,思考再多也無濟於事,這樣就可以把情緒放手了。
但回過頭來看這篇針對元宵國的批評,這幾行字提到了故事、細節與音樂等問題,這邊我得承認他說的一點都沒錯,元宵國在這三點的確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對於這份一顆星的評論,我選擇了妥協
「如果還有機會,我會怎樣改進他?」
既然選擇了妥協,就要去想之後要怎麼去改進他,不然想這麼多就完全沒意義了。
如果還有機會再做一次元宵國物語,針對劇本設計,除了圓滿的結局,也要有劇情的高低波動,茶茶的整段冒險其實也沒出現幾個人物,也太過於平順,故事上的確是難引人入勝,尤其是撰寫故事的技巧與方法,應該還可以更好,要多看點小說與故事書,而在細節上可以刻劃更有深度,尤其我不應該硬幹當美術的,要承認自己繪畫的瓶頸,將美術交給比自己更在行的人,以創造更多的驚喜,會讓遊戲更有趣...。
在我們面對批評到這一步的時候,往往就是在對自己心目中那一個完美無瑕的自我下挑戰書,身為創作者都會有一個不得被挑戰的底線,偏偏這種內省的作法,很容易觸及到內心深處,觸及到所謂的規矩,或許今天哈利打出幾個字,改個觀念這檔事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只要你曾經也內省到這一步,就可以知道大船要改變航道,不是住在山裡的人想得這麼容易。
觀念的轉換代表一種超然的態度,讓自己更輕鬆的看待所有事情,因為心中的標準改變了,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截然不同,過往自己所設立的枷鎖,就像停在原地空轉的輪子,看起來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當你放遠了點看,實際上不過停滯不前罷了。
我走在馬路上,空氣瀰漫著冷冽的風還有都市近郊的煙塵,吸一大口氣就讓鼻子癢得受不了,回頭看著自己的家,那個家裡有一台電腦,電腦裡有一個讓我焦躁的評論,這時候抬頭看看天空,這片天說有多大就有多大,我的憂鬱相對於整個世界,只不過是片浮雲罷了。
再來回想自己的進化,其實身為創作者的我不應該為幾行字感到憂愁,反而要開心才對,因為我又從一個新的標準,上昇到了新的境界,未來不就可以創造出更棒,更好玩的作品了嗎?
這算是我早前就很想寫的主題,但一直沒有動筆,就像空有乾柴卻沒有烈火那樣沒有寫作的激情,這兩天有點空閒了,也碰上了些催化劑,就來動筆寫寫關於批評的三兩事。
這是元宵國物語上架當天,一位玩家的留言,好的,如果今天你是我,也就是這款遊戲的開發者,當下你的反應是什麼?憤怒?錯愕?難過?抑或是任何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字眼?
你猜猜我看到這篇評分時怎麼想?跟你說...
我當下超想把筆電摔爛,然後用任意門(如果有的話)到他面前狠狠甩他個兩巴掌!!
雖然說哈利菠菜不是一個很愛鬥爭的人,但說穿了也是個凡夫俗子,看到這樣的負面指教,要說很難有什麼情緒波動都是騙人的,當然這也代表這款遊戲,是我真心投入過的產品,即便他的確是在不成熟的條件與環境下完成的,但始終是用無數徹夜匪懈換來的,也算是經過懷胎了幾把月產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被罵能不心疼乎?
「批評,這是一個讓我難過的指控,接下來我應該怎麼做?」
我輕輕地闔上筆電(幸好沒真的打爛它),穿上外套走出家門外,看戶外的冬風能不能讓腦袋冷靜一點。
北風とジャズ / 繪師:ヤマウチシズ
※
遭遇批評或挫折的當下,滿腔怒火只會讓人格的「本我」過度放大,一但意識的天平往本我傾斜,我們就會像野獸那樣,產生不理智的原始舉動。
因此我首先選擇離開讓自己不舒服的環境,並且用持續快走的方式,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這種身體體內的天然「安定劑」,可以讓思緒不至過度緊繃,並有助於針對批評思考
「為什麼這個人要寫這樣的評論?」
這是我的第二問號,但我不是這位玩家,在對他的背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只能對他的行為作一些揣測,或許他的大姨媽來,但帳號看起來似乎是個男生? 或許他玩到惱羞,那這樣的話他應該會針對耐玩度批評才對? 或許他真的很常玩遊戲的玩家,所以才會這樣留言? ...
這一個問號是讓創作者面對批評時,得以客觀分析的關鍵,畢竟在一般面對批評的情況下,我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找出「藉口」。
說真的,身為創作者的我們可以找出幾百個理由面對批評,好比:製作的時候有成員被外星人抓走、繪師結婚被老婆抓去巴里島度假、某某某的論文沒寫完,被教授軟禁在進德樓的高塔上、製作時間太短,就跟酸民的GG一樣短 ...,當然這些都不是真正面對批評的方法,反而像是逃避現實的毒品,找藉口根本無法化解癥結。
因此以對方立場探明究裡是面對批評的第一步。
創作者與玩家的立場多半是對立的,但我認為面對玩家提出的質疑,應該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回頭看看自己的作品,並屏除主觀的看法,用更高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產品。《孫子兵法 謀攻篇》有云「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如果想要集大成,不就是要去理解玩家在想些什麼嗎?
另外,也要屏除將所有批評皆視為酸民的有色眼鏡,我知道大家會說我是濫好人 ( 這我承認,我在某些時候的確是個好人,淚奔 ),可是一但把所有批評的玩家都當作嘴巴充滿酸液的阿米巴外星人,並通通阻隔在地球之外,其實無異於我們開發對付外星人的武器,不是嗎 ?
繪師:幸
「他說的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阿米巴外星人也是有分種類的,有些是真的為酸而酸,有些人是過度主觀的酸,有些人則是考試0分所以心情不好而酸,但在不找主觀理由,只找客觀原因的前提下,也要去思考任何的批判。
如果以客觀的角度來看作品,倘若他是完全錯誤的,好比是沒玩過遊戲的人無地放矢,或是只罵了一個國罵語助詞加一顆星,這些評論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就像老鷹被企鵝批評不會游泳一樣,你會因為企鵝的挑釁去上游泳班? 既然對方沒有點到核心,也就沒有讓我們參考的價值,既然沒有參考價值,思考再多也無濟於事,這樣就可以把情緒放手了。
但回過頭來看這篇針對元宵國的批評,這幾行字提到了故事、細節與音樂等問題,這邊我得承認他說的一點都沒錯,元宵國在這三點的確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所以對於這份一顆星的評論,我選擇了妥協
「如果還有機會,我會怎樣改進他?」
既然選擇了妥協,就要去想之後要怎麼去改進他,不然想這麼多就完全沒意義了。
如果還有機會再做一次元宵國物語,針對劇本設計,除了圓滿的結局,也要有劇情的高低波動,茶茶的整段冒險其實也沒出現幾個人物,也太過於平順,故事上的確是難引人入勝,尤其是撰寫故事的技巧與方法,應該還可以更好,要多看點小說與故事書,而在細節上可以刻劃更有深度,尤其我不應該硬幹當美術的,要承認自己繪畫的瓶頸,將美術交給比自己更在行的人,以創造更多的驚喜,會讓遊戲更有趣...。
※
在我們面對批評到這一步的時候,往往就是在對自己心目中那一個完美無瑕的自我下挑戰書,身為創作者都會有一個不得被挑戰的底線,偏偏這種內省的作法,很容易觸及到內心深處,觸及到所謂的規矩,或許今天哈利打出幾個字,改個觀念這檔事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只要你曾經也內省到這一步,就可以知道大船要改變航道,不是住在山裡的人想得這麼容易。
觀念的轉換代表一種超然的態度,讓自己更輕鬆的看待所有事情,因為心中的標準改變了,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截然不同,過往自己所設立的枷鎖,就像停在原地空轉的輪子,看起來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當你放遠了點看,實際上不過停滯不前罷了。
※
還可以更好呢...。
我走在馬路上,空氣瀰漫著冷冽的風還有都市近郊的煙塵,吸一大口氣就讓鼻子癢得受不了,回頭看著自己的家,那個家裡有一台電腦,電腦裡有一個讓我焦躁的評論,這時候抬頭看看天空,這片天說有多大就有多大,我的憂鬱相對於整個世界,只不過是片浮雲罷了。
再來回想自己的進化,其實身為創作者的我不應該為幾行字感到憂愁,反而要開心才對,因為我又從一個新的標準,上昇到了新的境界,未來不就可以創造出更棒,更好玩的作品了嗎?
systeria / 繪師:maxpower
你曾經被批評嗎?當下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你是怎麼處理這樣的情緒?你認為要怎樣面對批評比較好?與我們一起分享你的經驗吧。
補充小知識:關於前半段我提到的「本我」,是出自精神分析學家佛羅伊德的心理動力論,在其論述中提到,精神是由三種狀態所結合而成的,分別是擁有原始慾望的本我、受現實控制的自我、代表良知與內在道德判斷的超我,所結合而成的。
根據維基百科記述:「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你是怎麼處理這樣的情緒?你認為要怎樣面對批評比較好?與我們一起分享你的經驗吧。
補充小知識:關於前半段我提到的「本我」,是出自精神分析學家佛羅伊德的心理動力論,在其論述中提到,精神是由三種狀態所結合而成的,分別是擁有原始慾望的本我、受現實控制的自我、代表良知與內在道德判斷的超我,所結合而成的。
根據維基百科記述:「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