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雜記-報導者事件簿003:無體溫關係

作者:絢華│2024-05-01 17:34:37│巴幣:4│人氣:72
前幾天去誠品書局稍微翻了一下這本書
原本就蠻喜歡報導者這個媒體的,所以看到展示書就挺有興趣的
由於該著作有些涉及情色的畫面,在這邊就不附圖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搜尋看看

由於當天精神狀況不太佳所以大概翻過,知道主要是在討論近年來人類對於社交與人際關係需求樣態上的變化
書中舉了 矽膠娃娃、與初音未來結婚的男子、鐘點情人、因疫情期間發達的社交軟體 等等例子


人類的本質就是渴望「愛」與「被愛」,但在現代這種工時長壓力大的環境下,這種「寂寞經濟」的崛起塑造的新社交模式,與傳統觀念經營一段感情之中的取捨,越來越多人開始傾向於前者。

「陪伴是亙古不變的需求,只是,好好維持一段讓人舒服自在的親密關係,已是一件非常奢侈的想望。

「於是有不少人決定從挫敗的關係裡退場,或是避免磨合的煩擾,不再委屈自己。」

「當我們大力談高未婚率、少子化問題,將之視為國安問題,動輒要別人「好好愛一場」、把成家當最重要目標、要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其實忽略了人們最根源的需求其實是個人的身心安適。在這個高度耗神的時代裡,一味地鼓吹傳統或神聖的親密關係,可能是帶有負面作用的道德教條。」

書中的這幾段台詞,是我感觸非常深的話語。




以及在書本末端也有專家對於這個現象的探討,這邊節錄幾段我個人覺得很值得思索的
有興趣的可以閱讀全文:



01 情感有價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資本社會讓情感能被商品化

「但我要說,透過購買的方式來滿足這個需求,並不會降低服務的品質。反倒是人們已經習慣性的享受太太、女友、媽媽等女性免費提供這類親密勞動,反而造成對女性的剝削。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好像要真情,不講金錢,可是事實上,付費的反而可能更專業。就好像你花錢去看心理醫生一樣,這些人有專業去處理你的情緒。

「畢竟以前我們經常把親密關係、性啊、生育啊、情感啊,都放在私領域裡頭,都覺得這是最珍貴的。像真愛,「真愛無價」,我們都覺得這應該屬於私領域,但事實上整個資本主義運作的方式,已經讓很多東西都商品化了,所有東西,包含情感,都可以是有價的。」

「工作壓力大、工時太長,生活品質很糟這件事,正劇烈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再加上大家多半都有一種「小人物」的感覺,覺得沒有人會注意到自己,也無處發洩。自己可能就是公司裡頭一個小小螺絲釘。有我沒我,對這個社會也不會有了不起的影響,所以我們更是尋求私人的溫情跟親密的感受吧。



02 低度連結
黃麗群(專職作家):愛情三分飽就好,不一定要吃全餐

我自己覺得人類是很沒救的動物,不知道為什麼很需要跟別人建立連結。

「無體溫」的親密關係這種低度的連結,似乎也是愛情上的一種光譜。光譜上面開始會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大家的需求被細化了,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的生命傾向,或是他的需求就是需要長期親密關係、需要家庭繁衍;或許有一群人他就是不大需要這個,可能他內心覺得說,偶爾溫習感情就好,就像吃飯吃三分飽就好,沒有要吃全餐。」

「以前的人大都會覺得,大學畢業以後就要結婚,然後就要生孩子,就要教育孩子負責找學區,就像一個很大型的模組,幾乎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進入這個生產線裡面。但會不會就像以前的人否決同性戀的存在一樣,實際上同志其實只是隱藏起來,其實一直以來佔有一定比例的人口。」

「需求不斷細化之下,社會衍生出各種方式來解決。以愛來看,以前的浪漫愛會把所有需求打包在一起,我的對象要是我的朋友、我的婚姻、性,還要共同負擔養育下一代、奉養上一代;此外,還要是我的靈魂伴侶。我們把所有的期許都綁在一個人身上,但現在大家認清現實了,這個期許對關係可能是有傷害的,我們要太多的事情,我們好忙。」



03 浪漫成本
蔡宜文:愛,需要空間才有餘裕

「當代社會裡,要維持長期親密關係,是很需要勞動跟資本的,部分的人或許是沒有能力這麼做。」

「從我對浪漫史的研究裡,可以看出一個跡象,就是我們的社會其實對談戀愛是不友善的。常見的長期關係其實多半發生在學生時代,因為那時候大家有時間,可以大量磨合;但你出社會之後,工作就累得半死,哪來的時間磨合,那太消耗體力了。」

「現代長期戀愛的成本很高,畢竟工時那麼長。以前可能會說「時間不夠錢來湊」,可是現在出社會以後,又沒時間又沒錢,除了稍微可能變好看之外,很難有資本去談個漫長的戀愛。此外,成本意識的高漲也會讓人很快就放棄一段長期關係,出社會以後,很常覺得時間不夠用,一旦對戀愛的想像跟現實產生衝突,很多人寧願放棄,就會變成一直在尋找(陪伴),漫長工時和工作型態,更讓人難以花時間磨合。

「現代人追求關係多元,我覺得(無體溫關係)就是一種關係的多元,畢竟愛的表現是很需要空間的,你要有餘裕去達成情境的轉換,或是提高對於自己生活的掌握感,否則維持一段長期關係實在太難了,愈小的空間裡,我們就愈難有愛的表現了。



04 逃避危機
詹昭能(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副教授):愛情不是一場全然的勝利

在這種高度個體化的社會裡,需求變得多元,但我們對情感、對陪伴的需求不可能消失不見,像「出租情人」、「女優攝影會」或「新型態交友軟體」的大量使用,就是現代社會對於傳統情感價值消逝的反饋,是一種「感情物質化」的表現,這直接代表著關係經營的扭曲。」

「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愛跟被愛,是人類的根本需求。愛,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關鍵,也是一種生活樣態,即便形式千變萬化,都需要透過「經營」來維繫。現代社會透過消費行為來「買斷」愛情,讓愛情成為一種短暫的、「工具化」的陪伴,背後運作的邏輯完全是順著資本主義發展而來;在這樣的模式裡,消費者買一個人、買一個時段來滿足特定目的,可是感情是感情,它本身就是目的,你沒有辦法把它工具化、物質化;一旦物化以後,它就失去感情原有的本質。」

「我舉個例子,這些服務的賣點在於填滿你「被陪伴的需求」,我認為它是一種不完全的商品。具象化的愛,變得跟吃、喝、使用手機一樣,都是一種商品。肚子餓了你去餐廳吃飯;想用電腦,就去買一部電腦來滿足需求,可是電腦不是你的伴侶,不會陪你一輩子。這些拿了就走商品,呈現出來的都是局部的、短暫的應對方式;但事實上,愛情的本質是細水長流的,兩者有很大的抵觸。」

「只是在細水長流的漫長互動過程中,難免會衍生一些負面情緒,吵架也好、分離也好。我想商人是抓住了這個愛情的本質,把消除掉負面特質的陪伴,塑造成商品和賣點,讓怕麻煩的人有機會迴避麻煩。」

我們很嚴肅地把這些東西視作感情的「錯誤產品」,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忽略了愛情關係本身就是「正反並陳」的。甜蜜的負擔你聽過嗎?既然是負擔又怎麼會甜蜜呢?拿愛情來說好了,長期關係裡有承諾這項重擔,也有相處陪伴這些好處,具備負面特徵的感情,才能凸顯愛的正面特質,畢竟愛情並不是一場全然的勝利呀。

「一旦具象化的愛情成為普遍性的商品,將會為社會帶來一個危機,就是在成為一個全人的過程中有所缺憾。為什麼?因為在一段長期關係裡,我們得以與人相處互動、產生摩擦,儘管愛與被愛是不變的需求,但愛與被愛的能力是在後天的環境中習得的。如果關係只是單純的透過購買得來,達成局部性的滿足,那使用者就很難實踐完整的情感學習,甚至如何完整的去愛、去維持一段與人交往的關係。

「我總結一下,人類的需求其實多半離不開恆久的陪伴,但現代人卻不堪長期感情生活中所帶來的負面挑戰(吵架、情緒等),所以選擇以「購買」的方式去逃避感情的壞處。假如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我們要如何在感情挫敗當中自我調適,如何培養愛與被愛的能力,對現代人來說,都將會是一項大挑戰。





從這邊可以看出來陳美華與詹昭能的論點是互相對立的,但都有其合理之處

陳美華的論點會讓我聯想到那句「免錢的最貴」的俗語,也很直接的表現出這些乍看之下是免錢的東西其實是需要資源去支撐的;
詹昭能的論點則會讓我想起丸戶史明想在白色相簿2所傳達的:
「無論多麼大的愛情,也不可能從社會逃出去,更是不能和社會脫軌。有了想法就突然坐上電車,想逃到海外,然後大結局,這種故事怎麼讓人信賴他們之後的人生呢?」

雖然說是國小還是國中課本的內容,但現實的人生要滿足馬斯洛三角的需求層次理論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哪。

整體而言是一本令我感觸挺深的書,雖然篇幅不大,有很多的頁面是漫畫,但探討的議題卻十分值得人深思,在此推薦給各位。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92607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nasee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雜記... 後一篇:凍結的時間...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robert286 ლ(´•д• ̀ლ
ლ(´•д• ̀ლ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2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