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翻譯&字幕】日本人捕手&鬥爭之箭:夏雷特/貝洛斯

作者:幽影│艦隊 Collection(原名:艦隊收藏)│2023-05-18 05:44:56│巴幣:104│人氣:959

驅逐艦『貝洛斯』徽章

今天是2023年5月18日,弗萊徹級現存4艦之一,驅逐艦『夏雷特/貝洛斯』滿80歲了!

生日快樂!

【情報】弗萊徹級現存4艦同盟服役將滿80週年@艦隊收藏

【情報】弗萊徹級現存4艦同盟服役將滿80週年@戰艦世界



為了幫她慶生,在下決定製作這部外國網紅參觀『貝洛斯』的影片字幕,這裡先提醒各位,拜訪軍艦博物館時,請不要隨便動艦上的物品、裝備。

找資料時意外看到一則今年(2023)3月30日的新聞,講到停泊在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的『貝洛斯』,由於強烈風暴襲擊而受損……這讓在下聯想到,當年的『丹陽(原:雪風)』也是因為颱風造成艦體嚴重損傷,而未能返回日本T_T

雖說《戰艦世界》早已實裝『貝洛斯』,但在下搜尋後發現,關於『夏雷特/貝洛斯』的中文資料並不多,於是在下決定翻譯她的艦歷,讓華文艦圈對她有較全面的認識!

Το «Βέλος» ναυπηγήθηκε στη Βοστώνη το 1941 και πολέμησε για τις ΗΠΑ στον Ειρηνικό Ωκεανό. Το 1959 εκσυγχρονίστηκε και για 32 χρόνια υπηρέτησε το ελληνικό Πολεμικό Ναυτικό. Το 1973, ενώ συμμετείχε σε άσκηση του ΝΑΤΟ με κυβερνήτη τον Νικόλαο Παππά, στασίασε και αγκυροβόλησε στην Ιταλία, ως ένδειξη για τη στρατιωτική δικτατορία στην Ελλάδα, αποκαλύπτοντας στην Ευρώπη την έκταση του κινήματος του ναυτικού.

中譯:

1941年,貝洛斯(Βέλος,原意:箭矢/Arrow)在波士頓開工建造,為美國征戰太平洋。1959年,接受現代化改修後,到希臘海軍服役了32年。1973年,尼古拉斯‧帕帕斯(Νικόλαο Παππά)指揮她參加北約演習時起義,並在義大利投錨,水兵們用這種方式,向歐陸各國揭露希臘軍政府的獨裁統治。

※若有翻得不好之處,還請各位不吝指正


※      ※      ※      ※


驅逐艦『夏雷特』


驅逐艦『貝洛斯』

驅逐艦『夏雷特(USS Charrette,DD-581)』的歷史

驅逐艦『夏雷特』綽號『Jap catcher(日本人捕手)』,乃二戰期間,全艦隊俘虜日軍人數的冠軍。除了其他戰績,該艦官兵共俘虜1776名日軍。

1940年下單的弗萊徹級驅逐艦之一,『夏雷特』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波士頓海軍造船廠(Boston Naval Shipyard)建造,1942年2月20日安放龍骨。3個半月後,即1942年6月3日下水。該艦由 娜潔耶‧普羅尼塔‧夏雷特夫人(Mrs. Nadeja Pronita Charrette)贊助,她是美國海軍英雄 喬治‧夏雷特上尉(Lt. George Charrette USN)的遺孀,本艦即得名自這位英雄。

譯註:弗萊徹級於1939年開始設計,1940年1月設計定案;1940年6月28日,海軍開始下單;1942年6月4日,最早完工&史上獲頒最多戰鬥之星的弗萊徹級『尼古拉斯(DD-449)』服役

譯註:『Nadeja』是捷克文,意為『希望』


【翻譯】美利堅驅逐艦史話:尼古拉斯(DD-449)

夏雷特上尉出身麻薩諸塞州、洛厄爾(Lowell),1884年9月28日,在波士頓開始他的海軍生涯,當時是個三等水兵(apprentice seaman),年紀才16歲。10多年來,他搭乘各種船隻,在七大洋來回奔走,不久後,美西戰爭爆發時,他陷入戰火之中。

1898年6月2日,霍布森提督(Admiral Hobson)與7名下屬自願將『梅里馬克(Merrimack)』自沉在入港處,企圖藉此將敵艦隊困在古巴的聖地牙哥港(Harbor of Santiago, Cuba)。

夏雷特上尉,三等槍砲軍士(gunner's mate, third class),在西班牙大砲的猛烈火力下,引爆令船隻沉沒的導火索。賭上性命炸毀這艘船後,志願者們唯一逃離船隻的辦法,就是抱著原木漂流至西班牙領土,並在那裡成為俘虜。在著名的莫羅城堡監獄(Morro Castle Prison)蹲了1個月後,夏雷特藉由交換俘虜,於1898年7月6日返回美國。

由於他在【梅里馬克自沉】行動中發揮的作用,夏雷特上尉獲頒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並有如下頌詞:

『...for extraordinary heroism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inking of the U.S.S. MERRIMAC, at the entrance to the harbor of Santiago de Cuba, on the night 2 June 1898, under heavy fire from Spanish batteries.』
(……1898年6月2日夜裡,在西班牙砲台的猛烈砲火下,令梅里馬克自沉於古巴、聖地牙哥港入港處之非凡的英雄事蹟)

戰後,夏雷特仍留在海軍。一戰開始時,他在戰艦『堪薩斯(USS Kansas,BB-12)』艦上服役,護送美軍前往法國,並於1917年11月15日,負責麻薩諸塞州、欣厄姆(Hingham)的海軍彈藥庫。1920年8月3日,受命為正規上尉。

1925年5月31日,夏雷特在服役40年後列入退役名單,於1938年2月7日在故鄉的麻薩諸塞州、洛厄爾過逝,並以軍人之禮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1943年5月18日,『夏雷特』服役,尤金‧S‧卡普中校(Commander Eugene S. Karpe)為第一任艦長。經過古巴、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緬因州、波特蘭的試航,還有在波士頓海軍造船廠接受試航後大檢修後,『夏雷特』隨伴戰艦『紐澤西(BB-62)』開往千里達島(Trinidad)的試航。9月20日,紐約海軍造船廠大檢修完成後,她前去太平洋艦隊(U.S. Pacific Fleet)、驅逐艦部隊司令(Commander Destroyers)報到。

12月,新兵們的第一個行動是攻占吉爾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拿下塔拉瓦(Tarawa)後,隸屬第50.8任務群的『夏雷特』砲轟諾魯島(Nauru Island)。緊接著此一行動的,是空襲新愛爾蘭島首府、卡維恩(Kavieng)。期間『夏雷特』與一架雙引擎日軍轟炸機交戰,敵機在海平面上低空飛行,與她平行飛了約10分鐘,發射2枚明亮的白色照明彈、2枚暗紅色標示彈,然後飛離。該機與本艦都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1944年

1944年1月,『夏雷特』隸屬第58特遣艦隊,當時該艦隊參加攻佔馬紹爾群島,以及2月的特魯克空襲。2月3~4日,『夏雷特』離開她的護衛站點,去調查戰艦『紐澤西』通報的一次雷達反應。2220,偵測到首次反應,但潛水艦的規避行動,令她難以持續探測。0003,第二次反應,隨後以深水炸彈攻擊。0031,護航驅逐艦『菲爾(USS Fair,DE-35)』加入『夏雷特』的行列,一同發起攻擊。『菲爾』實施1次攻擊後,水下發生2次劇烈爆炸。但要到黎明才觀察到攻擊結果,當下她們觀察到4英里乘1.5英里面積的新鮮浮油。普遍認為該潛水艦為日軍大型『伊16』型潛水艦之一,因為雷達偵測的距離如此遠(29000碼)。對於這次的表現,『夏雷特』獲得『B』評價。

譯註:戰後對照日方資料,遭擊沉的可能是『伊21』

2月16日,她編入第50.9任務群,掃蕩特魯克,並搜捕任何可能冒險通過南口或西口逃跑的艦船。與敵軍的第一次接觸是忽然遭遇的空襲。1318,1架據信為九九式艦爆的日軍飛機脫離編隊。『夏雷特』立即開火,但由於該機突入艦隊中,並利用美軍艦船作掩護,迫使她中止攻擊。1456,觀察到1艘1000~1500噸的小型貨輪,顯然已失去行動能力。她向該貨輪開火,但15分鐘後,另2艘船……暫定為香取級輕巡、朝潮級驅逐……出現在當場。小型貨輪多次遭驅逐艦的砲火命中,正在燃燒。『紐澤西』通過時,貨輪爆炸了,冒出一大團火焰與濃煙,據信該船載有彈藥或汽油。

我軍戰艦與重巡向敵日軍重巡與驅逐開火,擔任護衛的3艘驅逐也火力全開。日軍巡洋艦翻覆沉沒,驅逐艦遭幾乎全隊艦船多次命中後,甲板被海水淹沒,艦艉濃煙滾滾。此行動後,『夏雷特』出現數月來反復發生的輪機故障,遂中止與第50.9任務群一起行動。

『夏雷特』在珍珠港短暫休息期間,輪機接受大檢修並維修,後於3月15日離開夏威夷群島,加入攻打帛琉群島的高速空母打擊群。緊接著又迅雷不及掩耳地空襲新幾內亞、約斯蘇達索灣(Teluk Yos Sudarso,舊名:洪堡灣/Humboldt Bay)等地,以及砲轟瓦克德島(Wakde Island)、薩瓦爾機場(Sawar Airfield)、薩塔萬(Satawan)、波納佩(Ponape)。上述這些行動中,她與第58特遣艦隊所屬的各任務群一起行動。

6月5日,G‧J‧喬伊斯少校(Lt. Commander G.J. Joyce, USN)取代卡普中校成為艦長。

次日,第58.1任務群離開馬久羅(Majuro),開往馬里亞納群島、關島附近,並於6月11~13日空襲關島、羅塔島(Rota Island)。突襲小笠原群島的一次行動中,『夏雷特』踏出打造她俘虜日軍記錄的第一步。6月15日中午時分,任務群的1架偵察機發現1艘日本貨輪。她與『博伊德(USS Boyd,DD-544)』被派去調查。2艦衝向敵船,並在10000碼處打出幾次瞄準很好的齊射。最後一次齊射之後,貨輪『龍田川丸(TATSUTA KAWAMARU)』向左舷傾斜,並從船頭開始沉沒。112個日本人被『夏雷特』乘員從波濤洶湧的海上撈起,塞進這艘不怎麼寬敞的驅逐艦上。足足一整天後,俘虜們才可以被轉移到運輸船上,這段期間,為了妥善將日本人關在隔間裡,即便勞累也要不斷保持警戒。

此事件後,便是空襲硫磺島,進一步航空支援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的行動,以及第一次菲律賓海海戰(First 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日稱:馬里亞納海戰)。接下來的作戰,『夏雷特』協助營救襲擊日軍艦隊時,迫降海面的飛行員。

上述行動期間,在關島附近,她的『日本人捕手』記錄增加1名。6月23日下午稍晚,她發現1艘救生筏。上面載著奄奄一息,已漂流將近3星期的日本人。專業的護理與照料,並不足以讓他康復,這個被拉上來的日本人,不久便斷氣了。

譯註:潛水艦『伊47』當時也有搭救潰敗後,從關島乘木筏逃生的日軍。她當年救人的事蹟,成為《艦これ》7週年記念家具的主題




《艦これ》7週年記念家具

7月4日,『夏雷特』與第58.2任務群、第2岸轟組一起砲轟硫磺島。我軍繼續空襲帕甘島(Pagan Island)、關島、羅塔島與天寧島。還進一步空襲帛琉、雅浦島(Yap)、沃萊艾島(Woleai)。7月12日,她與姊妹艦『康納(USS Conner,DD-582)』合力砲轟關島西岸。

8月4日,第58.1任務群成立,奉命掃蕩小笠原群島外海,並執行岸轟任務。作為其中一員,她協助摧毀1艘小型貨輪、1艘敵驅逐艦、1艘舢板與1艘駁船。掃蕩完北部海域後,艦隊於次日砲擊父島的大村地區(Omura, Chichi Jima)。有段時間,敵日軍砲火相當猛烈,因為幾枚砲彈跨射過巡洋艦群,落在驅逐艦『伯恩斯(USS Burns,DD-588)』、巡洋艦『莫比爾(USS Mobile,CL-63)』附近。

9月,『夏雷特』成為第38特遣艦隊一員,參加空襲帛琉、棉蘭老島(Mindanao)、摩羅泰島(Morotai)、呂宋島的行動。10月13日,發起10月的進攻行動(日:台灣空戰,雷伊泰灣海戰的前哨戰),空襲琉球群島(Nansei Shoto)、呂宋島北部與台灣,駛離台灣時,第38特遣艦隊遭7架魚雷機襲擊。混戰中,重巡『坎培拉(USS Canberra,CA-70)』遭魚雷命中,『夏雷特』命中2架攻擊機。

譯註:這次雷擊造成『坎培拉』23人陣亡,輪機艙被摧毀,失去行動能力

次日晚間,日軍再度來襲。『夏雷特』的機槍向1架敵機開火並再次命中,可是該機卻自殺式地衝向本艦!敵機失控般俯衝而下,穿過#1與#2煙囪之間,撞斷無線電天線,然後在距離右舷20碼處墜海爆炸。與此同時,輕巡『休士頓(USS Houston,CL-81)』中了1枚魚雷,遂脫離編隊。第2天,編成30.3任務群,『夏雷特』擔任護衛退避(並誤導日軍以為美軍艦隊損失慘重)的一員,保護受損的巡洋艦(坎培拉、休士頓)離開台灣海域。10月24日,受損艦船已脫離敵日軍攻擊半徑,而她及時編入第38.1任務群,參加雷伊泰灣海戰。

在烏利西環礁(Ulithi)接受1次簡短的大檢修後,『夏雷特』再度編入38.1任務群,並在11月初隨同該任務群空襲呂宋島。12月1日,她配屬至第七艦隊。

1945年

1月2日~2月5日,『夏雷特』參加攻佔呂宋島的行動。艦載機攻擊陸上單位並掩護返回的運輸船時,部署在哨戒線上的她,閃躲無數次空襲與雷擊。終於在2月8日,她的艦艏向東轉,開往華盛頓州、布雷默頓(Bremerton),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接受大檢修。

5月6日,她在聖地牙哥與珍珠港附近,實施大檢修後的試航、人員與裝備檢查,以及更高階的訓練演習(高裝檢)後,準備回歸戰線。她與驅逐艦『伯恩斯、貝爾(USS Bell,DD-587)、哈拉登(USS Haraden,DD-585)、納普(USS Knapp,DD-653)』結伴離開珍珠港,開往前線,5月25日,她到第七艦隊司令與第74特遣艦隊報到。

6月5日~6月19日期間,她與第74.3任務群一起支援進攻婆羅洲(Borneo)、汶萊灣(Brunei Bay)的行動,緊接著是矛頭指向巴厘巴板(Balikpapan)的類似行動。這兩次行動期間,她多次被岸上的控制單位,要求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她的火砲在所有情況下,都被證明十分有效,令敵軍難以繼續堅守陣地,並使澳大利亞登陸部隊得以迅速推進。

『夏雷特』在下一個任務(橘丸事件),取得驚人的成就,確保她毫無爭議地,成為『艦隊的日本人捕手(Jap catcher of the Fleet)』!


第二代 橘丸,『橘丸事件』主角

參考:
【隨筆】群馬、東京圈遊記(01)

1945年8月2日深夜,她與姊妹艦『康納』在帝汶(Timor, N.E.I)北方的班達海(Banda Sea)以雷達搜索。1942年初以來,還沒有任何盟軍水面艦艇,進入日本國防圈內的這片海域。2艦繼續深入探索,並深入敵日方海域。

2035,她的雷達偵測到不明反應。幾分鐘後,被確認為是1艘日本醫院船。徹夜跟踪這艘燈火通明的『醫院船』後,2艦在黎明時分逼近,『夏雷特』派出的登船搜索隊,在『橘丸』被迫回應信號命令後,登上這艘可疑的『醫院船』。

『夏雷特』登船隊發現包含幾箱彈藥、步槍與手榴彈的違禁品,顯然違反國際法。在以前,這種島際客輪(inter-island passenger line)僅用於運送傷病者與醫療用品。2艦立即派出海軍陸戰隊,歐內斯特‧R‧彼得森中校(Lt. Commander Ernest R. Peterson, USN)也指揮水兵們抄起衝鋒槍、步槍、手槍與手榴彈增援。2艦護送這艘『醫院船』,經過不眠不休的三天三夜,於8月6日抵達日軍飛機行動半徑外的摩羅泰島(Morotai)。

進一步調查顯示,這批戰利品包含30~40噸彈藥,以及多達數百噸的步槍、機槍、迫擊砲,還有通信與野戰設備。然而,這次行動最引人注目的獨特之處,在於船上有1663名狀態良好的日軍官兵!這是二戰期間,俘虜日軍人數最多的一次。『夏雷特』的計分板,當下猶如坐火箭般,一口氣衝上1776分!

二戰結束後,『夏雷特』奉命編入第70.3任務群執行任務。9~10月期間,她留在沖繩、巴克納灣(Buckner Bay,日稱:中城灣),僅為了因應3個颱風而出動。11月,在黃海執行護航任務。12月12日,這艘戰歷豐富的驅逐艦『告別』前線後,開往聖地牙哥,奉命向第9艦隊報告。

1947年1月,『夏雷特』按照指令退役,編入太平洋後備艦隊。她在二戰期間,獲頒13枚戰鬥之星。

可是,她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史蒂芬生先生補充:

The history of USS CHARRETTE does not have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 Her most interesting story was that she was the first destroyer to sink a submarine with the new “Hedgehog” anti-submarine rocket. The US Navy made fun of hedgehogs in their training manuals in the 1950s.

中譯:

夏雷特的艦歷並沒有太多趣事。最有趣的故事是,她是第一艘使用新型『刺猬彈』反潛火箭擊沉潛水艦的驅逐艦。美國海軍在1950年代的訓練手冊裡,調侃過這隻『刺猬』。


※      ※      ※      ※


Heritage of Hellas: Velos in the Armor

歷史悠久的希臘驅逐艦『貝洛斯』在塞薩洛尼基,因強烈風暴受損

出處:
Historic Greek destroyer 'Velos' damaged by storm winds in Thessaloniki





歷史悠久的希臘海軍艦船『貝洛斯(Velos,D16。原意:箭矢)』繼承一戰時期『勝利級驅逐艦(Niki-class destroyer)』其中一艘的艦名,現在作為博物館艦經營,本週二(2023年3月28日)襲擊希臘第二大城 塞薩洛尼基(Thessaloniki)的強烈風暴中,本艦遭受損傷。

譯註:勝利級得名自希臘神話的勝利女神『妮姬(Niki)』共有4艦:勝利(Niki)、盾牌(Aspis)、榮光(Doxa)、貝洛斯

航運暨海島政策部(Ministry of Shipping and Island Policy)表示,預計將於週三下午,估計損傷程度。

本艦停泊於 尼亞帕拉利亞(Nea Paralia)時,遭到猛烈的西北風吹襲,令她扯斷固定護舷(fender)的繩索,而毫無緩衝地撞上碼頭。然後,她被派來處理的2艘拖船固定在原處,以阻止傷勢惡化。

『貝洛斯』最初名為『夏雷特(USS Charrette,DD-581)』,是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得名自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期間獲頒榮譽勳章的海軍英雄,喬治‧夏雷特(George Charrette,1867~1938)。

她服役於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戰後成為後備艦,於1959年移交給希臘王國,並改名為『貝洛斯』,她服役至1991年,之後被保存為博物館艦。

1994年,希臘海軍總參謀部宣布她為 反獨裁鬥爭博物館(Museum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Dictatorship,希臘語:MOουσείο Αντιδικτατορικού Αγώνα)。

此後,她停泊在 波羅斯海軍基地(Poros Naval Base),2000年12月14日,她被轉移至 薩拉米斯海軍基地(Salamis Naval Base)接受維修整備,以將她改造成一座供人參觀的海軍博物館。

2002年6月26日~2019年9月9日,『貝洛斯』投錨在雅典、帕拉約法利羅(Palaio Faliro)的海軍傳統公園(Naval Tradition Park)。2019年9月9日,她停泊在塞薩洛尼基沿岸(現在位置),臨近該市音樂廳,可供人參觀。此外,她被認為仍在服役。


反獨裁鬥爭博物館

譯註:原文這個部分有些敘述不清,這裡使用『navsource』版本


尼古拉斯‧帕帕斯(Nikolaos Pappas)

1973年5月25日,『貝洛斯』在尼古拉斯‧帕帕斯的指揮下參加北約演習,為抗議希臘軍政府的獨裁統治,他到義大利、菲烏米奇諾(Fiumicino)投錨,拒絕返航希臘。

與其他北約艦船一同在義大利半島與薩丁尼亞島(羅馬西南85海里/157公里)之間巡邏時,艦長與軍官們透過無線電得知,海軍軍官在希臘被捕並遭受酷刑。

譯註:被捕的軍官包括海軍60人、空軍4人、陸軍4人

帕帕斯艦長領導這群忠於誓言、服從憲法,崇尚民主的軍官,並計劃採取行動反抗軍政府。帕帕斯知道被捕的軍官反對軍政府統治,也明白僅憑在希臘國內的行動,無法有更多進展。

他決定憑一己之力,帶動國際輿論。

帕帕斯在艦艉召集全體乘員並宣布他的決定,受到熱烈歡迎。他向中隊指揮官與北約總部表明意圖,並引用《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北約的創始條約)序言,宣稱:

『all governments ... are determined to safeguard the freedom, common heritage and civilization of their peoples, founded on the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individual liberty and the rule of law』
(一切政府……決心保障基於民主、個人自由及法治原則的各該國人民之自由、共同傳統及文明)


他脫離編隊,駛向羅馬。

當天下午,他在菲烏米奇諾離岸約3.5海里(6.5公里)處投錨,3名少尉軍官乘坐捕鯨船上岸,前往 菲烏米奇諾機場(Aeroporto internazionale di Roma-Fiumicino, FCO)。

Ens. K. Gortzis
Ens. K. Matarangas
Ens. G. Stratos

到機場後,他們致電國際新聞機構,告知希臘的情況與這艘驅逐艦的存在,並安排次日由帕帕斯艦長召開記者會。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對希臘局勢的關注。同時艦長、6名軍官與25名士官申請庇護,成為滯留國外的政治難民。(他們在希臘沒有家人)

其實全體乘員都希望跟隨他們的艦長(269人簽署相關請求),但他們的長官勸告(並命令一些人)返回希臘,並將發生的事情通知親朋好友,理由是擔心希臘軍政府報復性地迫害他們的家人。(因此在希臘沒有家人的軍官們留在艦上)

1個月後,『貝洛斯』載著替代乘員返回希臘。

※後面會補充她【返回希臘】時的希臘政局,以及軍政府怎麼倒台

1974年7月24日,軍政府倒台後,全體官兵根據特別法令返回海軍。帕帕斯艦長晉升為中將,並於1982~1986年受命為希臘海軍總參謀長。

史蒂芬生先生補充:

As VELOS, the ship has a more interesting story. The Greek crew of VELOS left a NATO exercise and went to Italy because a dictator had taken over the Greek government. The Captain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to tell the world that the VELOS’s officers stood for democracy and would not return to Greece. When VELOS was de-commissioned, she was saved as a museum ship so that the officers’ stand against dictatorship would always be remembered.

VELOS is a symbol of a political struggle. Because politics changes, she was moved in 2019 from a well-protected harbor in Athens to an exposed pier in Thessaloniki. The government did not want VELOS so visible in Athens. And now she was damaged by a storm. She would have been better protected in Athens.

VELOS is the only Fletcher-class destroyer still owned by a Navy (Hellenic Navy).

中譯:

成為貝洛斯後,這艘船有個更有趣的故事。貝洛斯的希臘乘員離開北約演習並開往義大利,因為獨裁者接管希臘政府。艦長召開記者會告訴全世界,貝洛斯的官兵們支持民主,故不會返回希臘。當她退役時※,她被保存為博物館艦,藉此永遠銘記官兵們反抗獨裁統治的決意。

※法理上,貝洛斯仍為現役軍艦

貝洛斯是政治鬥爭的象徵。由於政局變化,她於2019年從雅典一個保護良好的港口,搬到塞薩洛尼基的露天碼頭。政府不希望貝洛斯在雅典如此顯眼。現在她受損於一場風暴。她在雅典會得到更好的保護。

貝洛斯是唯一一艘仍由海軍(希臘海軍)擁有的弗萊徹級驅逐艦。


※      ※      ※      ※

關於【返回希臘】:

在軍政府統治下的希臘,罷黜了王室走入共和,但國內經濟蕭條所帶來的壓力,卻迫使軍政府展開一系列自由化政策。這波短暫的解禁,加上1968年法國5月風暴後,希臘也受到了歐陸學運潮的影響,校園間的異議團體於是快速興起,並在1973年11月引來風暴高點。

1973年11月14日,一批激進的左翼學生團體佔領了雅典理工學院,並在校區內建築工事、並透過自製的廣播設備,向全雅典發出「起義訊號」,要求眾人走上街頭、推翻軍政府不義的壓迫統治,一時之間萬人響應,大批聲援工人團體與市民都群聚在校園周邊,對當時獨裁執政的帕帕佐普洛斯總統(Georgios Papadopoulos)造成莫大壓力。

但雅典市民與學生的抗爭,對於反對開放改革的軍方保守派,卻提供了一個奪權的機會;在政府混亂之中,軍政府再度頒布戒嚴令,軍人與警察重上街頭,並武力肅清了雅典理工大學周邊的示威。1973年11月17日清晨3點鐘,軍方下令「攻堅清場」,政府軍的坦克車壓垮了大學的鐵閘門、闖進了由示威學生所佔據的校區。在這段期間裡,全雅典都聽得到校園廣播裡,學生們隔空懇求那些「持槍的兄弟們」,別傷害「示威求民主的兄弟」,但最終廣播卻在槍聲與喊叫聲中,戛然而止。


1973年11月17日凌晨三點,坦克殺進校園

這場失敗的起義也讓軍方的保守派將領吉齊濟斯(Phaedon Gizikis)得到掌權的機會,在鎮壓了雅典理工大學的一周之後,帕帕佐普洛斯總統也被軍方軟禁、政府也遭到強制解散。但這回軍政府的高壓統治僅維持一年,隔年1974年塞浦勒斯危機,軍政府對於國際局勢的失準判斷,也讓軍方撤回對獨裁政權的支持,自此,希臘也才進入了第三共和的民主時期。

出處:
透視:希臘之火,歐巴馬與「民主聖地」



瓦列拉基斯(Sifis Valirakis)曾加入【泛希臘解放軍(Panhellenic Liberation Army)】的行列。這個軍事組織致力對抗由美國支持、在1967年至1974年執政的希臘獨裁軍政府。

瓦列拉基斯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ian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受訓,1971年入獄科孚島(Corfu),1年後成功越獄,靠着游泳逃至阿爾巴尼亞(Albania)尋求政治庇護。

瓦列拉基斯在1995至1996年擔任希臘公安部部長,當時的政府由前身為泛希臘解放軍的【泛希臘社會運動黨(PASOK)】組成。

出處:
希臘軍政府時代自由鬥士海邊意外身亡


如上,『貝洛斯』返回希臘時,正值軍政府推動自由化政策,進入類似對岸鄧小平『改革開放』的這段時期。

然而專制政權降低統治壓力的結果,往往就是民主思維的抬頭,招致政府強行鎮壓,其結果就是希臘的【1973年雅典理工大學事件】、對岸的【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下簡稱:六四】。

『貝洛斯』的故事裡,這個希臘版天安門事件跟對岸版的共通點,不光【軍方血腥鎮壓示威求民主的學生】,還要注意美國的影響。

先講政府這邊……

希臘軍方勢力的抬頭,在於希臘共產黨叛亂奪權失敗後,充斥國內的恐共氛圍。軍政府上台,背後有美國對反共勢力的支持,而類似對岸改革開放的自由化政策,也深受美國影響。

而對岸……【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並與對岸正式建交,中國大陸與美國的關係進入蜜月期,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就是以此為基礎。

而被鎮壓這邊……

希臘軍政府屬於右派,示威求民主的學生團體是左翼,反抗軍政府的左派組織,打著【泛希臘解放軍】的旗號……不過要注意,雖然這批左派討厭美國跟北約,組織名稱乍看很像共產黨,但還是民主陣營。(希臘是冷戰時期沒有奉行社會主義制度的東南歐國家之一)

另一邊,尼克森訪華後,中國大陸逐漸被歐美視為反蘇盟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思想,也透過這層關係進入中國大陸,也稱【西風東漸】。這段時期,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關係也開始破冰,1978年鄧小平訪日就是當時的標誌性事件,解放軍海軍也趁機聯繫日本海上自衛隊,學到許多現代海軍的資訊,奠定日後發展的根基。上述這些是改革開放的根本,也稱【改革春風吹進門】,更是【六四】的遠因。

※關於這裡,引用對岸作家『觀滄海』的敘述:

當年觀滄海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親耳聽兩個日本大學教授說起,大約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他們非常崇拜中國的國家一體化體制,因為那時候的日本,正是資本家和官僚把持政府的年代,極為混亂黑暗,也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他們甚至組建了很多社會主義思想的小社團,後來還加入了日本共產黨……可惜最後歷史的走向……


簡單歸納一下……

希臘的保守派(軍政府)為右派,追求民主的改革派(泛希臘解放軍)為左派。【1973年雅典理工大學事件】更類似反專制、反威權抗爭,最終建立民主共和國家(希臘第三共和,也就是現今希臘共和國),而非社會主義國家。

泛希臘解放軍的政治立場放到台灣,比較接近早期的民進黨,發起的抗爭或可類比為【美麗島事件】。雖說『塔綠班、綠共』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彙,但如此稱呼民進黨的原因,應該就來自這個政治立場?

中國大陸跟希臘相反,共產主義屬於社會主義的極端份子,堅決擁護社會主義的保守派,是左翼中的左翼。示威求民主的一方為右派,可是戰鬥力遠不如前面講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出身的希臘民主鬥士,最終遭到鎮壓。


政治漫畫:貝洛斯反抗希臘軍政府

※象徵軍政府的人像,姿態類似自由女神,諷刺軍政府是美國的走狗

【1973年雅典理工大學事件】失敗帶來的政治動盪,在【1974年塞浦勒斯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令軍政府倒台。

相較下,【六四】更像是蘇聯瀕臨解體時,中歐、西歐奉行社會主義的眾多國家,相繼爆發的民主化革命。就結果論,這是個失敗的革命,但還是對中國大陸帶來深遠的影響。

【1989年11月,鄧小平辭職】可以算是【六四】造成的政治動盪之一,可是中國大陸的形象就此從反蘇盟友,轉變成威權主義國家,導致歐盟與美國至今仍對中國大陸採取武器禁運政策,其他的延伸問題,更是不勝枚舉……

補充:

清末民初的中國歷史有個很重要之處,海峽兩岸教科書都沒講。就是【傳統文化思想上,中國是日本的老師;現代政治軍事經濟思想上,日本是中國的老師】比起侵華戰爭,日本這些思想的傳入,影響現今的海峽兩岸更加深遠。

例如為了打贏第二次國共內戰,賣力招攬的日本八路(日籍解放軍),對解放軍乃至中共政權的影響,有些已融入體制,而流傳至今。再比如改革開放後,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白了就是半封建半資本主義,比起曾經的蘇聯,這個路線更接近大日本帝國時代的日本……


《艦これ》裝備『一式戦 隼III型甲(54戦隊)』


林 弥一郎(中文名:林保毅,1911年9月2日~1999年8月14日),帝國陸軍(IJA)、54戰隊第三中隊長兼教導隊長,曾駕駛九七式戰鬥機大戰駕駛P-40的『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然未能分出勝負。戰後加入解放軍,培育其空軍第一代飛行員,人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之父』


※      ※      ※      ※



參觀二戰弗萊徹級驅逐艦

重申:拜訪軍艦博物館時,請不要隨便動艦上的物品、裝備

WW2 Fletcher Class Destroyer Tou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4cK_tmrNY

下載工具:

noTube

【自製繁中字幕】DD-581_D16

srt字幕

===================================

相關資訊:


第四砲塔

『54』代表5吋砲第四砲塔


《艦これ》裝備『5inch単装砲 Mk.30』


後部艙口


乘員艙室


白罐內不知道裝什麼?


模型彈&揚彈機


這裡是砲塔的下部結構


第三砲塔


乘員艙室


五連裝魚雷發射管


《艦これ》裝備『533mm五連装魚雷(初期型)』


『貝洛斯』的『AN/SPS-6 對空搜索雷達』(主機)


同上,天線部分

AN/SPS-6 is a two-dimensional radar manufactured by Bendix and Westinghouse Electric. It was used by the US Navy as a first-generation air-search radar after World War II, and was widely exported to allies. In addition, the improved AN/SPS-12 is the derivative types developed in other countries.

AN/SPS-6C

More AN/SPS-6C-E were produced. The AN/SPS-6C is similar to the AN/SPS-6B, but with a lighter antenna, 800 lb (360 kg)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1,000 lb (450 kg).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is reason, the shock resistance is low and the rotation speed is also reduced.

中譯:

『AN/SPS-6』是由班迪克斯公司(Bendix)與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製造的二維雷達(two-dimensional radar),在二戰後被美國海軍用作第一代對空搜索雷達(air-search radar),並廣泛外銷給盟國。此外,改進型的『AN/SPS-12』是其他國家開發的衍生型號。

AN/SPS-6C

『AN/SPS-6C-E』型號生產更多。『AN/SPS-6C』與『AN/SPS-6B』類似,但天線重量更輕,為800磅(360公斤),而非傳統的1000磅(450公斤)。另一方面,耐衝擊性與轉速也隨之降低。


===================================

相關文章:


【翻譯&字幕】令追憶擁有寄託之處


【電影】《怒海戰艦》(Greyhound)


【自製繁中字幕】2019:鐵底之拉菲現況考察


【翻譯&字幕】不死的驅逐艦:拉菲(DD-724)


【自製繁中字幕】拉菲的第三砲塔


【自製繁中字幕】海上的勇士-銘記歐內斯特‧埃文斯

===================================

參考資料:

Στη Θεσσαλονίκη το ιστορικό αντιτορπιλικό «Βέλος»(原文)

History of USS Charrette (DD-581)(原文)

Historic Greek destroyer 'Velos' damaged by storm winds in Thessaloniki(原文)

USS CHARRETTE (DD-581)(原文)

Nikolaos Pappas,Wiki

AN/SPS-6,Wiki

Greek junta,Wiki

橘丸,Wiki

橘丸事件,Wiki

History X

古希臘遺產:Velos 上架軍械庫(戰艦世界的活動)

透視:希臘之火,歐巴馬與「民主聖地」

希臘軍政府時代自由鬥士海邊意外身亡

美國海軍驅逐艦列表 (1945年前),Wiki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71904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艦隊 Collection(原名:艦隊收藏)|艦隊收藏|艦隊これくしょん|艦これ|戰艦世界|戰艦少女 R|紀德|夏雷特|貝洛斯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angelguga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自製繁中字幕】DD-5... 後一篇:【更新&突發新聞】川宏6...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86189642祝福
看到的人會變的幸福哦~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3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