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讀書小記】《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作者:DML│2019-04-18 17:14:46│巴幣:6│人氣:219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由心理學博士史蒂芬斯洛曼
以及認知科學博士菲力浦芬恩巴赫共同撰寫
說明人對於知識的概念可能離實際相去甚遠
無法理解自己的無知
高估了自己擁有的知識
不知「知識共同體」的概念
以為獨立思考是重要的真理
活在充滿假象的現實中

本書透過平常不會接觸到的觀點讓人重新理解知識
書中並沒有什麼專有名詞的理論
而是透過大家都熟悉的現象來說明論點
所以讀書小記也會寫的很白話
廢話不多說,開始囉!

=====

世界過於複雜,但人往往以為自己懂得很多,殊不知這只是「熟悉」而非「理解」,人們只是知道專家學者甚至是不經檢驗的媒體所呈現的內容就以為擁有某領域的知識,但當要求其解釋其原理的時候,才會認知道自己是多麼無知,自己有的只是模糊且不理解的概念而已(ex.拉鍊的運作方式、腳踏車的構造)(舉個自己親身經驗:當新聞說虛擬陣列導致世界各的的望遠鏡可以拍到黑洞時,你真的了解它是如何拍到的嗎?當時多麼希望有新聞可以解釋名詞,沒辦法,只能自己學習)

人的思考邏輯大部分不是基於形式邏輯而是因果邏輯,分析起因會引發何種結果,這種能力也讓人類得以解決很多問題。因果推理分為「正向推理(從因推果)」與「反向推理(從果推因)」,正向推理有時會產生忽略的盲點,但反向推理時就嚴謹許多(因此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正向推理的舉例就是肯定前項:「若我穿藍色褲子,就必定會穿綠色襪子。我今天穿了綠色襪子,所以我穿的是藍色褲子」當然,邏輯正確的話很容易發現這是錯誤論述,可惜大多數的人不是這麼認為…反向推理舉例為診斷式推理:「Y小姐今年32歲,有嗜睡症狀,請說明他確診憂鬱症的機率為何?」通常這時我們就會比平常思考更多可能性,進而達到更加理性的判斷(這論述事實上不足以判斷機率,但至少你知道該往何處思考)

思考假象的成因在於仰賴直覺,當機制過於細微或抽象時,人就會以個人經驗來理解,造成錯誤的認知。因果推理可分為兩種:「聯想思考(直覺)」以及「規則思考(慎思)」,當人們自以為對因果關係很了解時,只要要求他對因果進行詳細說明也就是慎思,多半就會發現「說明深度的假象」

認知反思測驗(CRT):三個題目簡單測試反思能力
一、一支球棒和一顆棒球共要價1.1美元,球棒比棒球貴一美元,請問棒球售價為何?
二、湖中有一片睡蓮,每天的面積增加一倍。若睡蓮覆蓋整個湖面需要48天,請問覆蓋半個湖面需要幾天?
三、若五台機器花五分鐘就可製作五個產品,請問一百台機器製作一百個產品需要多少時間?
【答案】
--------------------------------0.5、47、5
(當初作答第一題直接依賴直覺,差點被騙,還好及時想到…)

人類是「知識共同體」,自身的知識其實大多數是屬於別人的,也就是「熟悉」與「理解」的差別。思考可仰賴不同方式:
一、運用感官身體及環境思考,此概念也可用羅尼布魯克的「內化智慧」來理解,也就是高效能的機器人不是設計一個中央處理器控制所有事情,而是在各部位設計能做好各自分工的程式,不須中央的指令。運用身體記憶的「軀體標記(somatic markers)」也屬於此類(ex.接高飛球、進出門時維持門框兩邊等速移動(又稱「光流」)、不滴水代表物體乾了)

二、運用能理解彼此「共同意向性」,也就是「目標」的他人來思考,此時就能共享知識(ex.群體狩獵、任何分工),共享的知識散佈於群體,沒有人能擁有所有知識,但每個人的知識都會有所關連。這也同樣說明了,成功的背後分工往往很模糊,因為成就不是一人造成的,而是群體(ex.科學理論的出現並非個人因素,而是各項條件都剛好具備,同一時期有相似科學理論提出的案例不勝枚舉)

三、科技是思考的延伸,運用機器人、自動化以及搜尋引擎等科技來思考,但由於科技缺乏「共同意向性」,因此可能結果會出問題(ex.GPS把車子導到湖中或懸崖),而自動化也造成人類對科技的依賴(ex.自動駕駛故障,機長就不會開飛機了),而適合用來運用科技的方式就是群眾外包,也就是在科技下加入大量的群眾判斷(ex.餐廳的評價及留言),讓「共同意向性」得以彰顯(人類無法與超高智商猩猩合作也是因為缺乏共同意向性)

「資訊不足理論」是在說反知識(ex.核能及基改)的人是由於知識的缺乏,主張透過資訊的補充可以改善大眾的認知。雖然有時符合現實,但有些時候人們是由於忠於自我知識共同體,也就是考慮眾多脈絡與文化因素而形成自身的觀念,破除知識的假象等於是毀了他的價值觀(ex.反疫苗),而信仰相近的知識共同體又生活在一起(同溫層),就會造成知識的假象越來越牢固。科學之所以不能普及的原因除了以上「信仰價值」的因素,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大眾仰賴直覺的思考方式建構出了錯誤的因果模型(ex.大眾不知道菠菜植入柑橘基因並不會有柑橘味),所以只能盡力彌補資訊的不足。看著這本書的時候我真的深有同感,為啥社會大眾在做判斷之前都不多想一想RRRRR

政治議題也有類似問題,一般人不會將重點放在解釋因果脈絡,而是論述既有觀點的理由、引述看法相同的人士、說明政策反映的個人價值。這個「價值」尤其是個問題,一般人所用的政策思考方式是「價值論」,也就是基於道德(通常自己也不知為何道德如此)原則與直覺感受來為政策作評價(ex.一般人覺得亂倫就是錯誤的,但卻不說哪裡錯誤。若有進行避孕措施,兄妹亂倫還算錯嗎?)(順帶一提,不論有沒有避孕,我都覺得亂倫都不是錯的)(ex2.空洞的政治口號),而非針對政策所影發的全面影響來做評估的「結果論」(ex.看看英國脫歐一開始的公投到後來的發展就知道了...),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只要跟一般選民聊五分鐘,就會明白反對民主的絕佳理由。」「民主是糟糕透頂的政府體制,只是好過其他所有體制。」而書中也說「代議民主優於直接民主」說的真是對極了,我一直反對全民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直接民主」!算了...扯遠了,這又是另一個大議題了,能討論的層面很多的,有機會再說

人很容易將事件歸因於單一個人,但其實這些事件都是因為眾多的因素才得以成功,個人只是在條件具備下得以作為代表(ex.馬丁路德金恩、甘地、哥白尼、門德烈夫)。知識共同體的重要性可從「蜂群思維」來解釋,大多數的人都不懂經濟學,但現實狀況卻能依照經濟學的理論的狀態維持,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扮演好了自己位置的角色,數人的思維維繫著系統的運作。這概念也說明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不要想一個人掌握所有內容,而是依據個人能力來做認知勞力分工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根據「知識共同體」的應用,智力的判斷可以參考個人在群體裡的貢獻,研究也證明在群體的表現越好,在其他領域的表現也呈現正相關的良好狀態(c因素,不同於以往智力測驗的g因素)。合作良好的團隊,遠比個人能力強但無法溝通的團隊來的好(真的,大型的分組報告深有同感)。

知識假象的破除仰賴非關注個人的教育,也就是從互動來理解事物,學習如何吸收資訊,有時學校通識課常會要求不同科系的人要湊成一組也是類似的道理。「自由意志家長制」由改變環境的「推力法則」來改善大眾的選擇,例如點披薩前先選擇沙拉、器官捐贈改成預設大家都可以捐簽名申請後才不能捐(當然這會有更多醫療問題但這只是概念舉例),畢竟改變環境比改變個人更加有成效,就算無法做到這樣,也可藉由幾種方法來改善大眾的知識假象:
一、說明難度要降低
二、決策原則要簡單
三、教育要及時(在發生有關事情的狀況下給個人相關教育)
四、認知要檢視(向專家請教,知己所不知)

作者在最後用了自己的女兒-一對姊妹的案例舉例,凡事以知識的假象思考也不一定是壞事,他將兩姊妹分為「調整過,知道假象」的L(「細節控」類型的人)以及充滿熱情思想的S(雖然書中有給「差不多」的類型給人做分別,但我覺得S不算這種人,她思考的層次雖不到細節控,但也超越差不多了…),兩者的生活都滿了成就,L就是中規中矩,雖然目標沒有很遠大,但有目標必達成,S常常懷有崇高的目標,但也時常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而容易沮喪,但有時也因此開創新局,達到旁人所沒人料想的成果(類似美國誇口要登入月球)。注意!L跟S都是認真學習博覽眾書冷靜思考的人啊!S不是只有知識的假象,她還是有自己的一套思考啊!兩者都有其值得做為榜樣的地方,因此知識的假象究竟是好是壞,還是看個人理解的選擇。

=====

這本書是網友推薦給我看的
十分感謝他的推薦
讓我可以用更多角度來看待世界
((有看過其它讀書小記就知道,我超Care這點
書中描述淺顯易懂
推薦想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判斷都不經大腦
或是想知道為什麼周遭有些人要那麼Care小細節的人參考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36331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DMoonLight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讀書小記】《解憂哲學課... 後一篇:【讀書小記】《史丹佛大學...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obster0627全體巴友
大家可以多多來我的YT頻道看看哦(*´∀`)~♥https://www.youtube.com/@lobstersandwich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7:43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