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 GP

【讀書小記】《解憂哲學課》

作者:DML│2019-04-12 21:22:14│巴幣:6│人氣:176



《解憂哲學課》

由日本公共哲學家小川仁志所著
藉由20個成年人常會遇到的大問題
講解與之對應的經典哲學思想

整本書的閱讀體驗
其實就像是縮減版的《哲學的40堂公開課》
畢竟都是用現代案例來講經典哲學
看來這套路在哲學類書籍算是挺成功的
前陣子看到一本《世界是這樣思考的》
大概就是這種方式的較複雜版本吧

讀書小記部分
因為大多數的哲學家都耳熟能詳或是以前講過了
所以像柏拉圖啦笛卡兒啦康德啦馬克思啦那些就不寫了
廢話不多說,開始囉!

=====

列維納斯:以「自我」為中心時會不自覺將「他者」同化(ex.納粹),又稱為「無形物的形體化」,而要將他者視為他者必須依靠「臉」,「野箆坊」之所以讓人害怕就是因為無臉=不知其為何物

黑格爾的辯證法:採「正->反->合」模式,不是二選一,而是想辦法解決矛盾與問題,黑格爾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作者介紹的實踐方式:1.從例外尋求成功案例2.基於事實重新審視問題3.不將問題視為禁忌而要開放討論4.具體掌握問題5.利用「社會證明法原理」(就是聽他人意見啦)6.避免產生抗拒感(最難的部分)

維根斯坦「語言遊戲」:這之前有提過,就是看情況說話,但想吐槽的地方是為啥這本跟之前我看的書的作者一樣都是以「茶」來當舉例,而且描述的方式一模一樣,這肯定有什麼原因啊!難道某本哲學經典教科書用的就是茶嗎!

漢娜鄂蘭:人類活動分為三種-「勞動(labor)」人類肉體的生物學過程所需的活動力、「工作(work)」人類存在的非自然性所需的活動力(就是建立自己的社會性)、「行動(action)」人與人產生連結的活動力(公民活動)。「行動」必須在人與人有「之間(in-between)」才能建立,少了「我與你之間的空間」,他人不再是相異的個體,不存在相異思考和觀點,此種型態就會形成極權主義

沙特:「存在先於本質」,所謂存在就是「對己存有(為己存有)」,也就是人要在選擇之下才能被定義存在,因此要「籌劃」各種可能,在生活中不斷地塑造自已,透過「在自由中選擇」以及參與社會與他人聯繫的「介入」來使自己從預先決定命運的「本質」及「無」的存在變為「自我」的存在

傅柯:有利於時代行使權力的人會被視為理性,否則就是非理性,藉此產生「過濾」機制,排除「例外」,具體作法是「規訓」,也就是「藉由監督與束縛對身體的運動,塑造出順從與能發揮作用的身體」等「內化規律」來「課予訓育」。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學校的制服,當然這只是最輕微的權力象徵

齊克果:提他只是為了要吐槽,不知是作者的原因還是他本來就是如此,描述看起來這人超級中二啊!?就是個標標準準的絕望廚,盾子其實是齊克果教徒對吧!?對於他的絕望論述我不想紀錄,反正上網查《致死之疾》就查的到了,簡單來說齊克果將人生分三階段:「感性:追求美和快樂,感到挫折而絕望」->「倫理:精神性覺醒,感到界限而絕望」->「宗教:將自己奉獻給神,感受到罪惡感而絕望」

德希達:以邏輯為優先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及眼見為憑的「現前形上學」都會有排除差異的二元對立思考,因此要破壞這種體系就要靠「解構」的概念,也就是指「使構造物解體,重新建構,從根本重新做起」,就是愛德華愛力克的拍拍手概念

埃米爾沙爾捷(阿蘭):悲傷與絕望沒有用,這些都只是情緒問題而非真正的痛苦,重要的是要轉換心情,自己的幸福由自己創造,他也認為幸福是對他人應盡的義務,而幸福的人為我們提供範本,我們應該讚美他們。千言萬語匯做一句話:尼特族與繭居族,出門啦!尋找自己的幸福啦!(這是書中舉例)

梅洛龐蒂:身體是自己的所有物同時也不是自己的所有物,就是「兩間性(又稱含混性)」,簡單來說就是人的知覺無法感覺到身體的所有活動,例如騎腳踏車時無法以意識來維持平衡,而是要靠身體去記憶,這就是「身體圖式(body schema)」。他認為,身體不是機械,而是連結世界與自我的唯一方法,成為與他者產生共鳴的媒介。而世上的所有事物都源自一體(肉身),所有事物只是同一物體的相異形體。在這邊我又想說一下,其實很多「現代」哲學家思考的問題,在醫學相關領域都有明確的解答,但他們就是能用一套很玄的理論去說明,摁...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現象

海德格:人若只是與世界產生互動,在憂慮中生存,就是「在世存有」,A與B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人分成「本真」與「非本真」狀態,「非本真」就是日常性的喪失自我,即是「在世存有」,「本真」則是企圖了解自我的存有狀態,自己是與他人不同的「自我」。他將時間分為三種:「此刻時間」是單純指抽象的時間概念,「世界時間」是指身處於此時或回憶的我們都是世界的一部份,而「根源的時間」是指察覺到死亡帶來的生命有限性,而有所自覺的時間。他認為,人類意識到根源的時間,就能積極的生活,將人視為「向死存有」,正面論述死亡這件事。思慮死亡,努力生活,這就是海德格對人類描述時所指的「此有」,也就是「本真」的存有狀態。真的有必要有這麼多專有名詞嗎!?

=====

這本書描述的方式比《哲學的40堂公開課》還簡單
一位哲學家幾乎只專注於一條理論中的一個論點
作為哲學入門書籍來說是很合適的
推薦以前沒看過哲學類書籍
或者生活中遇到難題的人參考看看
想知道自己的難題有沒有被列入,直接看目錄就好
但先說一句:裡面的解決方法真的不是很有用
因為這本書本質上來說就是一本通俗哲學
真的想解決難題,還是推薦找專業領域的書籍閱讀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3571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喜歡★DMoonLight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讀書小記】《巧妙操控9... 後一篇:【讀書小記】《知識的假象...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xzp83502在線巴哈們
果果日記小屋更新中~ 歡迎進來參觀 謝謝^^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3:46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