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7 GP

反叛的魯路修人物誌-尤菲米亞篇

作者:駝鳥│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2018-12-30 23:10:13│巴幣:14│人氣:3177

偏差動員與世界大同: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尤非米亞

  尤菲米亞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中樞所在,主要原因在於全劇最重要的主旨,也就是「自由」與「平等」間的大辯論,正是圍繞著魯路修和尤菲而開展的。尤菲米亞可以說是劇中最重要的一個思想家,有必要非常詳細的去檢視她的觀點的合宜性。

  如果拿三國來比喻反逆的話,魯路修的謀略和判斷力可比曹操,朱雀的戰鬥意識和對民生的理想像孫權的話,那麼尤菲米亞的政治手腕和取得人和的能力大概不會輸給劉備。在我的看法裡,魯路修也許是本作中最天才的一個角色,不過由於他的種種背景衝突,使他在手段上和信念上有所矛盾之處(這有容後述)。那麼智慧排行第二,又有堅強的信念作為其後盾的尤菲,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實力是強過魯路修的。再加上她臨危不亂的雍容態度和判斷力,行事果決的驚人勇氣,大公無私的裁斷力,受人愛戴的魅力和落落大方的口條,無疑是反逆的世界中最具有天生領導者,「演說家」氣質的角色。

  要先講尤非之前必須先提作為對照組的柯奈莉亞,其實柯奈莉亞不算是什麼差勁或愚笨的傢伙,但雖然她有著令人信服和讓士願為知己者死的領導者氣勢,和能作為全軍表帥、為全軍負責的高貴責任心,就政治能力而言她的確是很差的。就連克洛維斯都知道不可以對新宿貧民窟輕舉妄動的道理,她居然一上台就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刻對貧民窟甚至是成田用兵,短期而言或許能收到報復的效果,可是長期而言只是更鬆搖不列巔的統治而已。要知道政治結構這種東西,藏污納垢才是常態,尤其是像十一區這樣不穩的殖民地,清理的越乾淨,反而是連自己的統治基礎也一並清除掉了。

  馬基維利為這類狀況下了一句經典的橫批:「侵害應速為速決,施恩宜循序漸進。」柯奈莉亞只顧著不斷殘害無辜人民,卻忘記其實日本已經被打的夠徹底,目前來說再怎麼樣都不可能翻身,必要的迫害和清算早就在克洛維斯時代就完成了,殖民政府應該就此打住才對,像日本反抗陣線這種不影響大局的小勢力是春風吹又生,硬是要為此而波及其他無辜的被征服者,除了累積恨意外沒有任何作用,實在是因小失大。一個成功的征服者是要讓領民「懼怕妳」,而不能讓領民「憎恨妳」,要消滅反抗陣線可以,那麼就要速為速決,戰線一拉長就等於是敗了:寧可挑幾個人出來處以酷刑殺雞儆猴,好過把每一個都用亂打的方式殺光光。兩者間的拿捏克洛維斯就顯得比柯奈莉亞要有手腕的多,知道如何軟硬兼施,而這類考慮不周詳的行動也種下了她後來的敗因。

  其實我們對於越親愛的人,反而可能會有越輕視其意見的傾向,這就是柯奈莉亞對尤菲的態度,也是舊價值無法適應新價值的結果,以為只要靠自己的庇護,純血派就能永遠吃香喝辣。柯奈莉亞並沒有認清尤菲米亞的野心,依舊把她當作小孩子來看待,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導致最後的悲劇性結果的原因之一。如果當時柯奈莉亞在場也許可以阻止事件擴大,不過她為了表達不滿而選擇缺席了東京特區成立儀式。

  在爭論朱雀的問題時,柯奈莉亞怒斥尤菲想改變種族政策的行為,是意味著她要成為皇帝,但事實上在尤菲的舉手投足之間,的確是微微的嗅的出,她是真的有想君臨天下的野心的!這一點也跟演義的劉備如出一轍,只是她完全沒有劉備那種權謀詐術的味道而已。

  我們在劇中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尤菲的過人的政治長才,包括她阻止純血派內鬥和在人質挾持事件中表現出的勇氣,輕易識破ZERO的真實身份卻又保留不戳破,在成田攻防戰中堅持不移動本陣的正確判斷,大膽的選在最敏感、卻也是最緊要貼切的時機提拔朱雀,慷慨激昂的學園祭宣言,睿智的說服魯路修贊同特區(雖然只靠著搬出娜娜麗就輕易擊沉這個妹控了)等等。劇中常不斷的強調她只是一個花瓶副總督或只為了男人行動的花痴,這可能是一種映襯的手法,因為我們越是覺得尤菲的位高權輕,就會越覺得她的理想和抱負是很了不起的,關鍵只是在於她的理想是否太過天真而已,這一點我稍後再談。但真的整個不列顛都把她視為無用之人而瞧不起她嗎?

  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修奈澤魯輕視尤菲,他怎麼可能會讓自己的寶貝妹妹在克洛維斯身亡後,還留在日本這個超危險的一級戰區擔任副總督?由此可見,其實修奈澤魯知道這個妹妹必將終成大器,但是因為她根本沒有任何統治經驗,所以就讓她順便跟著柯奈莉亞在這個全國最難治理的地區見習,一方面也仰賴她的人望,可謂一舉兩得。

  而在神根島時,華連嘲笑尤菲只是個人偶皇女什麼都不會的時候,她簡直氣炸了,其他的諸多小事例如美術展選畫等,可能只代表她對於亂世無法結束有些灰心;但到了神根島這一怒後,證明其實尤菲對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她根本就不甘心自己竟然一點實權也沒有,所以華蓮一戳到她的痛處,她就氣的連魯路修的立場都不管了。為了進一步的剖析尤菲的政治理想和高超手腕,必須透過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來解讀:那就是冊封朱雀和試圖建立特區。


  尤菲的理想看似單純,細則上卻有其精妙之處。簡單來說就是她希望能建立一個人人平等、民族共榮的社會,也就是希臘晚期思想中,斯多葛學派的四海皆兄弟,不分階級與民族的世界國理想;但手段卻與其抱持的消極主義恰恰相反,是立基於最積極的政治家馬基維利的前面那句名言的後半:「施恩宜循序漸進」,尤非其實並沒有笨到一次把所有歡樂都還給日本人的,那只是她的理想,可是在現實面上她是懂得妥協的,冊封朱雀和建立特區,簡單解釋起來就是一個道理:「先給日本人一點甜頭嚐嚐,再慢慢施加更多恩惠,最後他們就會感激的拜倒在尤非米亞的石榴裙之前,成為忠實的子民。」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正是最正統的馬基維利式征服之道,僅管這並非尤菲的最終目的。

  事實上尤菲的理想的民族共榮絕非像是孱弱的國聯或是聯合國那樣的國際建制,那樣的組織即使檯面上能合作,私底下各國仍然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犧牲別的民族的權益。尤菲的理想顯然是更有組織化的:隱含了濃濃的人治思想,甚至是霸權意味在其中,也就是如果出現了一個各民族平等共榮的社會,誰來協調?當然是我尤菲米亞來協調!這樣一個人間天堂會成為尤菲個人專屬的國度,要不然也該是她所信任的柯奈麗亞或是修奈則魯的「所有物」。

  所以尤菲雖然是要顛覆不列顛的價值觀,可是事實上她的理想仍需暫時依賴現有體制的幫助才得以推行。而這也是政治現實吊詭的地方:平等和自由在許多面向都往往是互相衝突的,想要達到完全的自由,就會侵蝕平等,讓跨國企業經由自由競爭市場剝削窮人,讓既得利益者霸佔社會財富;想要管理完全的平等,妳就必須限制自由,否則平等無法維持,只會造成每個人都想佔其他人的便宜,當搭便車的人。

  現代的民主國家往往為了這兩者間的平衡而苦惱,要不要強迫加稅來實施社會福利制度?要不要限制一般人的工作權來保障弱勢?要不要改變外勞政策?外國移民究竟該如何對待?而尤菲米亞的烏托邦理想事實上在一個專制集權的國家,反而才更可能達成。可是如此一來,似乎又將侵蝕掉自由平等的大價值,就像是蘇、中共產黨迫害少數族裔,蘇哈托侵略東帝玟,米洛賽薇琪的大塞爾維亞主義,在追求國家認同,民族和平,「國家進步」的大前提下,分離主義遭到了殘酷的鎮壓。

  這個問題並非存在於獨裁者是否想去善待國家內的不同種族人民,而是國家認同的問題並非數條方程式就能解釋的問題。對於「民族自決」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難題,不只是對於「民族」的定義之辯論從來沒有終結,也並沒有得到甚麼絕對明確的因果關係指向「人民要怎麼樣才會愛國」「不同族裔的人怎麼樣才會認同同一個國家」,也就是說,分離主義存不存在,跟領導者的態度是無關的。就像是加拿大的蒙特婁省,政府在處理英法問題時並沒有犯什麼大錯誤,但分離運動依然盛行。甚至政府越是寬容的給予各民族文化自主性,族群與族群間的差異當然也就變得越來越大,反而越容易使分離主義無限上綱。當然在現代協商式民主中,聯邦和地方自治是很重要的理念,涉及了憲法的根本組成。但是聯邦與聯邦間的聚合是有極限的,未必彼此間的談話充分,就能保證邦與邦間或與中央政府間互不衝突。

  如果在尤菲的理想中,過於民主就不能保證民族衝突的消弭,而過於獨裁卻又不能保證在面對分離主義時不使用強硬手段,在這樣一個動態平衡的結構中,最後至少會帶來一個好的結果,也就是現行的不列顛帝國將註定會瓦解,至少會是其他形式的政府取而代之,如果所謂的良善專制政府真的存在,那也恐怕只是道德層面和意識形態上的,也就是一個能指導各民族走向共榮,幫助它們找到和解共生的優點和敵視對立的缺點的思想極權政府,而這個政府雖然必須嚴密的限制各種言論自由和民族思想,但是在實際事務上是不需要太去介入地方或民間秩序的,而要建立這樣的烏托邦,恐怕真的只有教主才辦的到了。

  
  在畢雷塔的篇章曾經提到過,種族和民族是不一樣的兩種概念,因為「種族之於人類,並不像是科屬分類之於嚙齒動物和貓科動物那樣重要。」種族學是個全然不客觀的東西,其實無法做為真正的人類分類依據,至於語言、風俗習慣甚至文化全都無法真正界定,到底民族和民族間是如何區別出來的?到底什麼樣的一團人才可以叫做一個民族?因此民族主義說穿了,說是「以民族為國家認同之根本」不如說是「國家建構下的民族認同」,民族主義鼓吹的「一個民族就要建立一個國家」,很可能只是陷入在建構國家下所採行的無端暴力行為而已,不同的政治勢力可能會為了利益而採行不同的民族分類方法和疆界,甚至是想去驅逐、同化異族。尤菲米亞要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問題,但不像是朱雀是明白的對抗民族主義,尤菲卻是贊同某種程度上的民族意識的,這從她願意還給十一區「日本」之名就可以看得出來,她並不擔心民族主義會和她的理想相衝突。

  這是因為她太天真或太不小心了嗎?對於尤菲來說,消滅民族「自決」思想對她而言,比起不列顛尼亞帝國存不存在要重要太多了。因為民族是什麼?自決又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無限多解的。對尤菲米亞而言,維持一個統一的政府只是為了確保民族間不為了私人利益互相殘殺而已,如果民族的自決思想不再有了,自然也不需要統一的秩序去保護弱勢族群。所以與其去對抗已經深植人心的民族主義,不如將其做個轉化,把涉及暴力的部分排除出去就好了,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民族主義:只要將文化訴求和政治訴求區分開就好了。

  因為民族主義強調的是「文化和政治單位合一」,尤菲試圖去做的,卻是「文化上平等自立不預設政治自主」,具體的做法便體現在尤菲的平等世界—特區思想上,也就是先忽視政治議題,只處理平等議題就好了(稍後會說明得更詳細)。因為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是相互對立的兩種思想,而尤菲這種類似於文化多元主義的變體思想,更是不容易被民族主義者所接受,因為它雖然保障了每一個民族的生存空間和文化發展,卻放棄了民族必須尋求獨立的基本理想,這樣的想法像是華蓮這種人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這種截長補短的做法,可說是讓尤菲有如走在鋼索上一般的危險。

  這正是尤菲米亞的野心,她不渴望實際的權力或建立長期的統治所帶來的那種光榮感,但是卻有強烈的欲望想看到世界在她的理想狀態下運行,她其實是一個穩健派的完美主義者。「想看到人們的笑臉,以及和所喜歡的人們幸福的渡過一生。」也因此在最後不惜拋出放棄繼承權的這種大魚來吸引魯路修(這無疑是尤菲最政客的一面了,其實繼承不列顛帝國有什麼意思呢?她是想要推動一個新的國家啊。),而魯路也了解到尤菲的做法如果成功,一樣有機會毀滅不列顛帝國,礙於情勢和人情壓力下,也就這樣妥協了(何況如果有尤菲米亞的幫助,自己更有可能找到殺母兇手)。如果尤菲重組不列顛帝國的計畫失敗,也許可能導致在「巨靈」突然崩解的情況下,各民族將彼此的仇恨一次丟出,造成大混亂,但這樣混亂的傷害比起邪惡的不列顛帝國來說,仍是畢竟長痛不如短痛。而在R2中,對於這種巨靈崩解的仇恨該如何化解,就有了非常有創意的答案。

  不幸的是,以現代主流的多元主義觀點來看,政治活動是建立在一種菁英間的互動下,而民族主義無疑就是菁英手中最有力的籌碼,甚至產生了像魯路修這種別有目的的份子。尤菲要怎麼和日本以及不列顛的菁英達成妥協,就如同我一開始提的多數暴力,妳越是忍讓,菁英反而越會利用民族意識來龔固自己在政治場域的舞台。就算尤菲建立了一個合法合宜的對話架構,想要輕易的達成她的心願仍是不可能的,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如何讓各民族菁英在彼此競爭下仍保持相對的「和藹可親」,如果尤菲的餅畫得不夠大不夠圓仍是辦不到的,所以我們看到,尤菲並不敢輕舉妄動,她知道理想只能在長期耕耘下才有可能完成,為了取得和菁英談判的籌碼,其實尤菲最容易的途徑只有「累積自己的人氣」,如果大部分的人都認同她的思想,並且仰慕她的魅力的話,做到像林明美那樣唱首歌就能化解掉一場大戰,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其實尤菲無疑就是一個手段或理想更高明的戈巴契夫,她希望能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不列顛帝國慢慢崩解,在崩解的過程中各民族能培養出彼此緊密結合的需求,或民族共榮的道德意識形態,最後得以再重新組成一個鬆散而可能是專制的聯邦政府,而不是像前蘇聯那樣的,在很多問題都沒有處理好時,就瞬間土崩瓦解了。


  接下來,談冊封朱雀這件事之前,必須先來看看所謂的「名譽不列巔尼亞人制度」。在前面的討論,我們知道歧視政策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但是最終而言,這並不是能長期穩定存在的一種政策,除非像是印度的種性制度那樣,有傳統權威長期的灌輸,但這在盧梭之後的世界是幾乎不可能遂行的;所以這個政策一定要面對的,就是尋求轉型的壓力,尤其是在旁邊的中華聯邦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獲得有實力的日本人協助是非常必要的,而是什麼樣的協助呢?也就是必須和這些日本人分享利益,形成命運共同體,讓殖民政策推行更順暢。

  所以名譽制度說穿了就是:「只要認同我們,就讓你在我們的邪惡計畫上參一腳。」的分贓制度。這牽扯到一個概念:「Bias」(偏差),簡單的說,一個行為者的利益有兩種,一種就是資源本身(錢、封爵升官),另一種就是所謂的工具利益,也就是有利資源的分配方式和規範,每個行為者不同的工具利益就稱之為偏差。值得注意的是,雖名為偏差,但這個詞並不涉及主觀價值判斷,而純粹是描述相關行為者間有關資源利用與分配的特定模式,此模式隱含著每個行為者間不同的利害關係。也就是制度靠著每個人有不同的工具利益稟賦,而能決定一個人不同的行為模式。

  在故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名譽不列顛人和純血派和十一區人三者間,有著很強的緊張關係。可是對於殖民政府的實際利益來說,對於名譽人和十一區人,以及對於純血派和名譽人之間,其實是不帶有主觀價值判斷的,只不過因為他們的交易條件不對等,因此同一個政策會對三者產生不同的利害關係,反而使得純血派和十一區人變成同進退的受損。因為不管再怎麼不平等對待,名譽人靠著這種制度能獲得從軍機會是事實,而從軍即是在削減純血派本身的重要性,反而對於殖民政府整體利益來說,純血派的地位受損其實是件好事。其實這和滿清旗本和漢人部隊之間,彼此的消長關係是有點類似的。

  名譽不列顛尼亞人因為得到了一種特殊的偏差,變成雖然身為日本人,卻能在同樣的歧視政策下得到十一區人得不到的資源利益,也就是封爵的機會。儘管行為者的稟賦和追求的目的利益,是約莫相等的,也同樣的遭受純血派的厭惡,但是因為這種特殊制度文化所給予名譽不列顛尼亞人的工具利益,卻開始衝擊整個不列顛人–十一區人的平衡關係,引爆點正是尤菲米亞選擇了一個非常精妙的時間點,冊封了朱雀,強化了這個偏差的決定性。

  為什麼說這個時間點恰到好處呢?表面上最簡單的理由,當然就是尤菲給了朱雀一個解套的機會,也就是柯奈莉亞讓朱雀去執行藤堂的死刑,明擺就是老套的仿效幕府讓基督徒踩聖母像的作法,但同時意思也很清楚了,只要朱雀能殺死藤堂,殖民政府等於是進一步承認名譽人所有的偏差。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對於站在純血派那邊的柯奈利亞來說,當然巴不得朱雀執行失敗。可是對於尤菲來說,肯定不能讓柯奈莉亞得逞的。於是她靈機一動,決定將計就計先下手為強,既然科奈莉亞叫她選騎士,趁著柯奈莉亞遠征來不及應變之際,宣稱朱雀是她的騎士,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代表:「殖民政府願意幫朱雀背書」,也就是雖然朱雀沒有完成任務,但是政府仍願意核可他英勇的行為,這個命令當然是沒辦法收回了,也就等於尤菲米亞輕鬆的掌握可以一人獨斷的機會,自己代替整個政府行使了對名譽制度的肯定。

  而以整個大環境來說,冊封朱雀的這個時間點剛好是在成田的慘敗之際,黑色騎士團的氣燄正旺,但相對的也是日本解放陣線完全覆亡的時刻。對於殖民政府來說,現在正是反抗組織改朝換代,日本一般民眾有點模糊的時刻,此時打出朱雀這張王牌,宣傳效果肯定是最大的,正所謂見縫插針,在新舊交替之際提供了十一區民心轉向的另一個選擇,不管有沒有效果,至少能減輕政府的壓力。面對替純血派撐腰的姊姊,不客觀的媒體,以及等著看她出洋相的社會大眾,尤菲每一個動作都是如履薄冰。唯一對她有利的,只有搖擺不定的殖民政府機器本身,因為總總國內外因素的改變,不得不慢慢開始傾向於她的方針。尤菲米亞知道,要讓自己還能存活於不列顛的政治舞台上,光靠保守的等待是行不通的,就算她的理想不會因為一兩個制度的改變就達成,可是也不能就讓殖民政府和自己處於一灘死水的狀態,必須要做些改變來活絡自己的政治資源。

  此時修奈澤魯這個東風送到了日本,而不列顛軍在九州又打了一場大勝仗,日本的民眾又有點搞不懂黑色騎士團到底想幹麻(因為魯路修幫朱雀打垮了九州軍),對於一邊是投靠不列顛的英雄人物,另一邊則是民眾有些搞不清楚目的的地下國王,因此民眾的恭順派和抵抗派思想就被分得很清楚了。此時尤菲再不做些行動是不行的,趁著這個政策可以不用通過柯奈莉亞直接上達修奈澤魯的機會,設計出特區這個奇怪,但精妙而非常複雜,相信你我都設計不出來的方案。

  回到偏差的概念,其實偏差最主要的場域不在於個人,而是在於組織。應該說是,任何形式的政治組織都隱含著特定的偏差,這種偏差僅利於某種辯論的存在,而壓抑其他衝突的表面化,因為組織本身即是一種「偏差的動員」,在這樣的一個政治組織裡,只有特定的議題會被排進討論的空間中,其他則是被排除出去。其實不要說是殖民政府,就是當代的民主政府,偏差動員都是普遍存在的政治行為,看似好像什麼議題都可以討論,都可以付諸公民決定,但實際上有些議題不是在社會文化的層面就成為不能討論的禁忌,就是被重重的決策單位所包庇,一般人根本無法得知其存在就被消滅了。

  現在來看看特區,事實上特區就是一種在最大程度把危險議題排除出去的偏差動員:特區不談日本人是否應該統治日本,也不談日本人和純血派的利益該如何調和,不談特區有沒有全國化的可能,不談「政治經濟」問題。這些危險的議題在特區成立之時,便通過一種稱之為「非決策」的過程排除出去了,所謂的非決策就是透過操縱控制,把決策問題侷限於安全無害問題的種種措施。尤菲為特區設計了一套非決策的辦法,只和十一區人談名字的問題(可以恢復成日本人),談人身安全與工作機會的問題,談不平等待遇的問題,談怎麼「活得更好」的問題,談「社會文化」的問題。尤菲米亞談的口號是建立一個平等的區域,可是平等與否並不涉及實際利益交換的問題,資源和國家機器的大權依然操縱於殖民政府之手。

  尤菲米亞的方針只是:「先解除跋扈的純血派和寄生於其下的勢力,再慢慢和日本人談判其他的細節事務。」對於殖民政府來說,不過是付出少部分的損失(純血派及老派貴族的特權),這一點在修奈澤魯率大軍前來之際,再加上橘子等人早已失勢,以及尤菲米亞算準了柯奈莉亞無論如何都不會對她怎樣的這個弱點下,早就不成為憂慮,可以說是杯酒釋兵權;更給予達爾頓、巴特爾等人藉口,去清理掉克洛維斯默許的,和六家NAC的黑白臉合作形式,畢竟有了特區就不需要他們再亂搞了。但事實上殖民政府原有的種種政治經濟「特權」,或是說優勢地位,還不是依然存在?只不過消滅掉對殖民政府相對來說較無用的,個人性的特權,就一次達到了多個目標(削弱純血派勢力、清算六家、懷柔日本人)。看似荒謬的一個計畫,卻因為日本本身存在的獨特地位和隱含的種種政治角力,可以輕易的以偏差動員的形式化解掉了種種麻煩,難怪修奈澤魯要拍案叫絕了。

  其實偏差最重要的一個詮釋目的,即在於「理性行為者必然選擇隱含較有利偏差的組織結構。」為什麼偏差動員具有那麼大的活性?對於理性選擇的行為者來說,關鍵不在於加入特區真的能馬上享受到多少好處,而是在同一套殖民體制下,特區擁有的偏差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日本人的交易條件變得不均等,變成平等中的不平等,用腹黑一點的想法來看,特區的非普遍性可能造成日本人間的內鬥,因為只要都想取得特區身分,等於擁有了不同工具利益,這項利益是排他性的,而會把非特區人民想要的議題排出不討論,進而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剝削。而更有甚者,偏差動員不只是某種制度的體現,而是本身即具有創造某種社會價值的能力。

  是什麼讓特區變的和我們一般認知的傀儡賣國政府有所不同?這完全是因為日人的主流價值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終戰已經七年了,唯一有勢力形塑愛國價值的組織是一個一般日人根本不了解的組織黑色騎士團,而社會文化本身並沒有太大的預設立場。因為有了朱雀這個社會指標,尤菲得以設計出一套特區的概念,而改變了整個日本人心的動向。

  僅管尤菲特意不跟你談治權的問題,不談整體經濟政策的問題,可是因為朱雀的威望和特區看似龐大的,「平等」的果實,兩者從根本改變了日本的主要社區價值,就像拉庫夏塔所言:「你要(日本的主流價值)相信身份顯赫的公主殿下,還是來歷不明的面具男?」因為加入特區的人基於理性選擇,必然願意替特區背書,因為大家都會選擇有利於己的偏差,什麼愛國心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值錢了,畢竟主流價值都已經向特區低頭了。最後就是滾雪球的大家都想加入特區,以得到一個「實際上低頭但至少表面上不用低頭」的偏差,因而特區不止將造成日本人彼此間以工具利益來互相剝削,也等於是重新形塑了社群價值。一旦主要社區價值被重新定義了,尤菲就能輕鬆的使用非決策過程(社會文化默許是非決策能順利執行的前提之一),在安全的情況下將反對她的人一一擊破了。

     所以特區可以說是一個尤菲和殖民政府雙贏的計畫,雙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殖民政府得到穩定局面和對付六家及黑色騎士團的最佳計畫,尤菲得到個人名望和政治資本的大躍進,雖然她明白最終特區仍然不代表什麼,也不可能直接改變大環境,但至少她暫時得到她最想要的東西了:和娜娜麗以及魯路修,能一起坐下來談天說地的機會。不甚唏噓的是,不列巔尼亞唯二的兩個良心,也是維新派中最有實力的兩個人:尤菲和達爾頓最後都慘遭魯路修陷害而死,似乎也呼應了本故事只能是個奸雄羅曼史的事實。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24403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7喜歡★darkwc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反叛的魯路修人物誌-華蓮... 後一篇:反叛的魯路修人物誌-朱雀...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long15309考試院
出題小力一點...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6:08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