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 GP

死也要抓著麥克風:《一首PUNK歌救地球》

作者:Tarvil│2018-08-29 21:18:39│巴幣:2│人氣:110

《一首PUNK歌救地球》,由伊坂幸太郎撰寫的短篇小說改變,臺灣出版書名為《Fish Story:龐克救地球》。

「如果我的孤獨是魚,想必連鯨魚都會因為它的巨大猙獰,而嚇得落荒而逃。如果我的挫折是魚,那悲痛與滑稽連海裡都沒有棲身之地。」電影主題曲的頭幾句歌詞唱出的可謂市井小民由衷的悲哀,更代表著他們的生存守則。為求安穩不得不把心中那份頑固藏得深一點,免得它不小心探出頭來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但總有些時候,這份堅持會勝過物質需求與邏輯判斷,縱使後續因此受到損失與責難,縱使這個行為對世界沒造成絲毫的改變,我們依舊會為當時做出的選擇沾沾自喜,《一首PUNK歌救地球》就是幾個人靠著這份傻勁所串連起來的一個故事。

作為一部由短篇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格局勢必得做出擴張,導演也確實將原作的步調及規模延展到了適合電影的大小;生不逢時的龐克樂團,聯誼中充當陪襯的司機,淪落在郵輪上負責端盤子的正義使者,以及一顆快把地球打爛的隕石。眾多且彼此穿插的故事線讓整部電影始終沒有一個能被作為主角的人物或是核心劇情,這種問題在一般的作品或許會直接被視為缺陷,然而這正是整部電影的主軸,所有角色都是主角,所有故事都是核心。

前人遺留的願景,對於當下的人們所造成的影響終究是輕如鴻毛。無論再偉大的理想都會隨著時間而變質,後人的錯誤解讀又會造成更嚴重的誤會,想跨越時空延續自己未能達成的夢想需要的運氣可不小,但不能否認,這種浪漫正是撐起芸芸眾生的支柱。

回到故事源頭,究竟龐克是甚麼它可以是服裝、音樂形式、反社會份子這些實質物體,但它又可以排除這些東西僅作為一種生活態度。為自己思考,而不是等著社會來告訴你;創造自己的法則,過自己的日子。劇中的龐克樂團是如此,受此啟發的司機是如此,從小被培訓為正義使者的服務生也是如此,用微不足道的愛情去對抗整個世界──無論成敗,只求當下對得起自己。

片名與主題曲名字的fish story一詞原意為華而不實的故事,故事不光是將之作為樂團錄製最後一首歌的靈感來源,更是讓整個劇本都充斥著這種荒謬的氣氛。背離了真實感的故事走向雖然無法令人信服,但也令觀眾時時刻刻在期待編劇怎麼把這份違和扳回正軌;越接近尾聲,各個不同時間點的故事與角色也逐步被串連在一起,七零年代那幾個長不大的傢伙奮力演奏出的音樂唱出了所有時代的心聲。

「如果我的正義是魚,用貪婪的慾望和傲慢就足以讓海底的岩漿爆發。如果我的勇氣是魚,用巨大和青春就能讓月光下搖曳的水波變成暴風雨。」前段歌詞道出的無奈在後面進行了翻轉,此舉與顛覆fish story語意如出一轍。語言是死的,用新的觀點來看待及詮釋何嘗不可,即便理由有如強辯,但依舊能成為璀璨的歌曲。《一首PUNK歌救地球》不是一部架構嚴謹的作品,追求邏輯性的觀眾或許會對裏頭過於狗血的發展感到不適,不過相對的,故事裡追求夢想的那股熱血卻又能鼓舞所有默默打拼的人。無論有沒有玩音樂,這部電影都值得一看,生活已經夠苦澀了,我們需要的或許正是一點不畏懼世界的幼稚勇氣。


本文章同步刊載於Medium異端者HERETIC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411205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aa1357932大家
各位有空可以來我家看看畫作或聽聽我的全創作專輯!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3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