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1 GP

[短文冊]【社會探索】評判的視野

作者:赤紅時夜│2015-02-23 23:58:00│巴幣:22│人氣:186

理解與評判,你如何抉擇?

{評判容易,理解甚難}/墜落的自由感

  人為何喜愛評判,那有如強而有力的聲張,那宛如堅硬不屈的鐵證,那象徵人明確而專一的邏輯與理性,那彷彿在告訴人的內在,如此道出:「沒錯,我言即為真理。」

  然而事實是?




  所謂的客觀,也可以解讀為一種廣受第三方驗證且可信服、可行的觀點。所以客觀在乎的是第三者的信任,第三者也就是所謂的他,一個不定數的外在。

  稱客觀,也就是這套論證,對於他者而言具有可信服之價值。這是一套價值與觀點,來自於一段某人對某事物的論述及觀點,至於客觀,也是一套不特定多數下,涵蓋以及歸納下的論述及觀點。

  「沒有所謂的客觀,全部皆為主觀。」


  然而因每人的觀點皆有其差異,皆有其獨特與盲點,皆有其切中之處與忽視之處,每個人觀看這是共同的世界的眼光,皆不相同。如此之下,所謂的統一仍然具有不同調與嫌隙的空缺。
  所謂的客觀,總歸於一個大體的規範之下共同遵守的意志與價值,所謂的客觀不過是多數人所承認、信服的論述與價值,都是每一個誕生的主觀所粽橫交錯下對某個事物所下的共同評價。

  然而事實是?




  人的價值觀很難滲透世間一切的論述與觀察,畢竟人的精神與力氣有限。

  既然如此,每個人必然都是對自己在乎,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展開一場場的論述與辨識,不斷的追求著自己眼界的極限,又或者沉靜在軀殼上的限制與美好,緩慢的任由時間沖淡自己對生命的觀感與認知,直到時間的盡頭。

  以此論之,因為在乎而放大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並且受到世俗的價值喜好,追求庸碌的勝利定奪論,渴望那簡短而不具思考的片段線索,慢慢的勾勒出那一套對於自身,拼湊而成的結論,經由苦悶與吶喊,度過盲目與失聲,最後讓自己深陷一套完美的陷阱之中。

  失去了自己的眼界,也失去了傾聽的聲音;得到了庸碌的快感,得到了身軀渴望的定奪。




  因為在乎而渴求,如果放下了那層渴求,隨波逐流,那亦是痛苦與徬徨的流離失所。
  難有人能承受這等不斷的洗刷自己的意識,衝破自己信賴的跡證,不斷尋尋覓覓在那不見真相的迷蹤內,找尋一個苦盼而終將不在的線索。

  「每個人所見的,都是名為真相的其中一個面向。」

  誰真能掌握所有的面?誰又能在掌握之後,能夠從容且無私的定奪,那些皆信賴自己眼界的尋求者,告知他們的錯與盲。




  所有的判決都是兩面的,沒被內在接受的懲罰只是一趟徒留鮮血的夢囈;沒能超脫受限眼界的判決,只能虛幻的目睹事物而無法親臨真實。

  承認無知並非罪,否認無知只是墮落的起始。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7585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4 篇留言

狠心先生
 失去了自己的眼界,也失去了傾聽的聲音;得到了庸碌的快感,得到了身軀渴望的定奪。

02-24 00:03

狠心先生
上面這句我愛,形容狂熱份子相當恰當!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地方,不肯也不願接受他人意見以及去了解其他事物

02-24 00:04

赤紅時夜
每個人所每個動作所釋放的訊息,或多或少都在表達、傳遞出一個人的思維與格調。

個人很難去評斷哪些出發的聲音是因為私自的感官所主導,又或者是某一層主觀的透析與解釋,又或者這是一種精闢而冷諷的言詞。
個人都無從知曉。

自己知道的是,探究一個人的影,確實有著相當大的遐想空間,他是對是錯,或許又無需去註解。因為那也會是屬於自身的眼界與觀點。

重要的是,自己帶著的是甚麼樣的意識與見解,試圖去表達、呈現自己的意志,又或者是去影響、變化這個外在的境界。

用著每個人僅有的力量,呼喚與渴求。02-24 00:13
legend48
哲學fu

02-24 01:50

赤紅時夜
哲學躍動。02-24 23:53
兔二:滾你奶奶的
  說得很好,但我對「相對主義」亦有些懼怕。

  固然我認為沒有絕對的真理「教條主義」,但若因為共識難凝聚、受限於人的認識能力,而落入「相對主義」、「虛無主義」,也是一種災難。

  因為這會影響討論的目的。若不再追求共識,一追求則有人主張「一切事情是相對的」,其實很多事情都不用討論了,各行其是即是。

  所以,我贊成的折衷方案是:接受彼此表述都是一種「暫時性意見」、「對本質所認識的一種面向」。唯有如此開放性的態度,才有辦法凝聚共識、匯集經驗,令人類能真的往更好的路走。此固然非充分條件,卻為必要條件。

02-25 20:20

赤紅時夜
一切皆為祝福,一切皆為詛咒。

個人認為討論仍然存在於必要,就算是虛無與相對的信奉者,但也應該明白,本是瞭解教條的局限所帶來的限制,窺見一人的視野終有其見不著的面向(真相的一面),便會理解細心的傾聽,渴望更寬闊的視野便必須找尋另一個人眼中的世界。

討論就在此時存在必要,存在於核心的必要性。人無法全然的溝通,甚至更可怕的誤解來自於假設以及前提的失真與誤解。

從討論慢慢的探究每個人的想法與真意,凝聚意識,探索解答,渴望一個更開闊的視野與行進的方向。

這應當是行於人生之途的見解之一。03-01 23:45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1喜歡★u74123691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短篇小說]《行近死蔭》... 後一篇:[短文冊]【社會探索】一...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a4755063巴友
小說更新啦~做為魔王的我竟然轉生成一個酪梨是我的新作品,歡迎來寒舍看看喔~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0:17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