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0 GP

世界戰車發展簡史

作者:Y-sir│2015-01-18 20:40:52│巴幣:0│人氣:463

世界戰車發展簡史

戰車是現代陸戰的王者,外觀雄壯、強力的大砲,再加上引擎發出的怒吼聲,無不讓人感到震憾力十足。戰車從發明到現在有將近百年的歷史,設計觀念及科技都有非常大的進步,現在就來看看戰車在這一百年來的發展吧!
戰車的出現
戰車是由英國人發明,於19169月首次出現在戰場上。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戰場陷入了壕溝戰的泥沼,雙方都以壕溝、機關槍加上鐵絲網,構成難以突破的防線,使得戰局僵持不下。
因此英國想要設計一種武器可以壓垮鐵絲網、跨越壕溝又不怕機關槍射擊,所以誕生了戰車。研發當時為了保密,因為外型像是個菱形的盒子,就對外宣稱這是用來運送水的工具,所以稱為「水箱」(Tank),而這個名字也一直被延用到現在。
這史上第一種戰車編號是「第一型」(Mark.I,通常翻譯為馬克 I 型),車重 28 噸,時速只有大約 6 公里,裝甲最厚處只有 12 公釐,武裝是 4 挺 7.62 公釐機槍(或是換成 2 門六磅砲)。當時只有 50 輛做小規模參戰。

英國 Mark I 戰車
191711月,英國派出 460 輛左右的「第四型」(Mark.IV、馬克 IV 型)投入「坎布里戰役」(Cambrai),這是第一次大規模運用戰車作戰,把德軍的防線打出一個大洞。

英國 Mark IV 戰車
英國的「馬克」系列戰車只是一個靠履帶移動的裝甲盒子,在側面裝上機槍或是小口徑火砲,並沒有旋轉砲塔,比較像是一個移動的碉堡,車內沒有隔艙,引擎噪音很大而且因為沒有避震系統,行駛時震動得很厲害,整體來說還是非常原始的設計
戰車這種新兵器的出現,大大的震驚了各國,於是各國也開始仿效研發戰車,但很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結束了。
兩次大戰之間的發展
戰後各國競相推出戰車,如英國法國、義大利、蘇聯、美國都算是比較積極研發的國家。當時的戰車多半體積小,速度慢、裝甲薄。在武裝方面有些戰車甚至只有裝上機槍而已。
第一種具備現代戰車構造的,算是戰後法國的雷諾FT-17戰車,這種輕型戰車首創 360 度旋轉的砲塔,車體也將駕駛室、戰鬥室和發動機艙隔開,降低噪音並增加防護,改善車內的作戰環境。FT-17的武裝只有 1 挺 8 釐米機槍,或是 1 門 37 公釐砲。我國也曾購買此型戰車,成立早期的裝甲部隊。

德國 A7V 戰車(本照片由于大帥提供)

法國 FT-17 戰車(本照片由于大帥提供)
但很重要的一點,當年戰車還是很新的東西,在各國軍隊中普遍被老一輩守舊軍人排斥,尤其騎兵更瞧不起裝甲兵,戰車往往被認為只是輔助步兵的武器,當步兵遇上難以突破的據點才派戰車來支援,並不是用來決定勝負的主力。雖然後來的歷史發展看起來好像順理成章,但許多重大革新其實在剛開始都不被看好。
當時英國設計戰車的概念就是如此,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步兵戰車」(Infantry Tank),裝甲厚但是機動性差、火力也不強,以支援步兵作戰為主。最代表性的是「瑪蒂達 II 戰車」(Matilda IIA12),裝甲最厚處達到 78 公釐,但是主砲僅是兩磅砲(40 公釐砲),即使在路上行駛最快速度只有每小時 26 公里

英國 Matilda II 戰車
英國另外又設計了一系列「巡航戰車」(Cruiser Tank),例如「十字軍」(Crusader)戰車。雖然速度較快,但裝甲和火力都很弱。當時英軍和法軍都是把戰車當成支援步兵之用,戰車多是以小單位分割使用。

英國 Crusader 戰車
美國工程師克利斯蒂(Walter Christie)發明了一種創新的全輪獨立懸吊系統,可以讓戰車每個車輪獨立隨地形起伏,產生極佳的越野能力和速度,但是官僚化的美國政府卻因談不攏而未採用,蘇聯知道消息後很快將此技術專利買下,後來運用在經典的T-34戰車上

克利斯蒂的實驗型戰車 T3E2
日本也對戰車感到興趣,但是受限於鐵路運輸的窄軌規格,日本戰車的寬度都很窄,同時日本的引擎技術也不成熟,戰車的性能普遍不佳。
.

世界戰車發展簡史 #2

.
閃擊戰之父---古德林將軍
I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投降,《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軍隊不能多過十萬人,戰車和軍機都是被禁止研發的。在希特勒於1935年宣佈重整軍備之前,德國的軍機和戰車都是秘密用民間的名義開發,「一號戰車」就是以農業耕耘機的名義設計。
在德國將領中,古德林將軍(Gen. Guderian)大力提倡發展裝甲部隊,他認為把戰車集中編成主力部隊,再配合空軍轟炸,統合高速的機動性可以突破敵軍防線,進而破壞敵軍的指揮體系、切斷補給線,這種戰術後來被稱為「閃擊戰」(Blitzkrieg,註)。雖然遭到一些老派將領反對,他還是成功的編成了全世界第一個裝甲師。(1934年英軍曾經組成裝甲旅試驗,但並未受到高層重視)


 
< 古德林將軍>
*註:「閃擊戰」並不是德國人取名的,而是在法國戰役結束後,美國「時代雜誌」率先提出的新名詞。
德國戰車在戰間期當中的發展
當時德軍的戰車研發還在萌芽期,「一號戰車」只有兩挺7.92公釐機槍,乘組員兩人(車長與駕駛)、裝甲薄弱,並沒有太高的戰鬥價值,主要用來訓練。有16輛賣給了中華民國,後來在1937年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殆盡。
<左:賣給中華民國的一號戰車;右: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一號戰車>
「二號戰車」比「一號戰車」放大一些,武裝是一門20公釐機砲和一挺7.92公釐機槍,乘組員增為三人(車長兼砲手、裝填手、駕駛),仍然僅有偵察等少部份功用。
<作戰中的二號戰車>
「三號戰車」是德國開戰時的主力戰車,裝配一門37公釐砲,裝甲並不厚但速度可達40公里/小時。它確立了五名乘組員的標準配置:車長、砲手、裝填手、駕駛及通訊手。當年的無線電通訊並不發達,但是德軍的作戰概念非常重視各戰車之間的連繫,要求每一部戰車都配備無線電,因此有通訊手的編制,通訊手也兼任機槍手。

<早期型三號戰車>

<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三號戰車>
在古德林將軍的構想中,應該要有一種中型戰車來執行一般的任務,另外搭配一種重戰車來擔任支援角色。「三號戰車」就是這中戰車的概念,因此也有了四號戰車的誕生。「四號戰車」外型就像是「三號戰車」的放大版,但是裝配一門短砲身的75公釐砲,主要以發射榴彈為主擔任支援角色。
  <左:四號戰車 A 型;右:四號戰車 H 型>

<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四號戰車>
古德林的理論是步兵和砲兵也要能跟上戰車的速度前進,因此德軍同步發展了半履帶人員運輸車以及自走砲,讓步、戰、砲之間可以混成協同作戰,地面部隊還配屬了空軍聯絡官協調飛機支援,這在當時都是很先進的觀念。
.

世界戰車發展簡史 #3

.
二次大戰初期的閃擊戰
希特勒在1938年兵不血刃併吞了捷克,這不但是政治上的大勝利,也對德國裝甲兵擴編有很大的幫助。原因是捷克有優秀的「司科達」(Skoda)兵工廠,生產的「35(t)」和「38(t)」戰車性能還不錯。「38(t)」大致相當於三號戰車,這大大補強了德國戰車生產不及的問題。
<捷克 Skoda38t 戰車>















<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一號戰車>
<波蘭閃擊戰中的三號戰車早期型>
<捷克 Skoda35t 戰車>
德國在1939年進攻波蘭,是「閃擊戰」第一次實際運用。波蘭陸軍雖然動員了大約一百萬人,但是空軍力量微弱,更缺乏戰車,一交戰就立刻被擊潰,一個月後就完全失敗了。
德國進攻波蘭讓英、法等國對德國宣戰。德軍對波蘭的閃電勝利連自己都感到意外,接下來面對法國時,許多德軍將領都覺得會是一場硬仗。畢竟法國擁有號稱歐洲第一強的陸軍,又有英國海外派遣軍協防,實力和波蘭不可同日而語。
法國陸軍當時擁有277萬兵力,還有堅強的「馬其諾防線」。主力戰車是「S-35」中戰車以及「B1」重戰車,帳面性能並不比德軍遜色。
德軍原本的作戰計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差無幾,都是將主力從荷蘭與比利時這裡突破,法軍和英軍的應戰計劃也是針對這種想定擬出。但一架攜帶作戰計劃的德軍飛機意外迫降在比利時,迫使德軍必需更改計劃。
這時一位天才將軍曼斯坦(Gen. Manstein)醞釀已久的新作戰計劃終於有機會讓希特勒看到,他的構想是在比利時和荷蘭方面誘敵,主力的裝甲部隊改由盧森堡一帶的阿登森林突破,當地法軍的防禦鬆散,然後從後方迂迴直達英吉利海峽包圍北面英法聯軍的主力,這個作戰計劃後世稱為「曼斯坦計劃」。
 
  
<上:法國 B1 重型戰車>
<右:德國戰略家曼斯坦元帥>
德軍於1940510日依照「曼斯坦計劃」開始進攻,古德林將軍指揮的裝甲部隊突破色當,完全出乎英法聯軍的意料之外德軍長驅直入,520日就到達英吉利海峽切斷了北面的英法聯軍與南面法軍的聯繫,但5月底到6月初英法聯軍成功的從敦克爾克撤退了 33 萬人至英國本土,雖然遺棄了百多輛戰車,但保存了重要的人力。
巴黎在614日被德軍佔領法國於617日發表停戰宣言。堂堂法國居然一個多月就潰敗,以戰車為主力的「閃擊戰」大獲全勝,從此戰車成為陸戰的王者,裝甲部隊成為戰場決勝的關鍵。
北非熱砂死鬥
德軍此時的戰車性能其實並不比英法軍優秀,靠的是戰術以及通訊。開戰後的經驗讓各國立刻加強提升戰車性能,如德軍的「三號戰車」就將主砲加大到50公釐,並且加強了裝甲。「四號戰車」也換裝了長砲身、穿甲力較強的75公釐砲
德國接下來進攻巴爾幹半島,驅逐英國在希臘的勢力。但就在德軍縱橫歐陸時有了意外的發展:在北非擁有殖民地的義大利朝向英國控制的埃及進軍,結果被英軍大破,整個北非殖民地可能不保,狼狽的義大利只好向德國求救。
當時希特勒一心想進攻蘇聯,不太希望分散實力,但是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是他堅定的盟友,不得不救,於是派出小部份德軍前往非洲作戰,由在法國戰役中表現傑出的隆美爾將軍(Gen. Rommel)擔任指揮官。
<上:隆美爾在 Sd.Kfz250 半履帶指揮車上指揮非洲軍團>
<左:沙漠之狐隆美爾帶著他的招牌防風沙眼鏡>
隆美爾於19422月到達非洲,他立刻發動反擊並數度擊敗英軍。英軍的戰車數量雖然比德軍多,但不是機動性差就是火力弱,更重要的是戰術缺乏彈性。隆美爾並且運用在法國戰役中得到的經驗,把88公釐高射砲拿來平射,可以在 1500 公尺以上輕易擊破英軍戰車,有效彌補了戰車不足的問題,也讓他贏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譽。
<非洲軍團的 88 砲>
<非洲軍團牽引中的 88 砲>
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在6月攻下土布魯克城並且朝埃及前進,但在10月的艾爾‧阿拉敏戰役中失利。此時英軍獲得大量美國生產的「M-3」及「M-4」戰車,無論在質量上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M-4 薛曼戰車」(Sherman)是美軍在二次大戰的主力中戰車,「M-4」的性能平均,容易生產維護、速度可達 48 公里/小時,但是很耗油、被擊中也容易起火。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大量生產的國家,工業潛能巨大,可以源源不絕的提供盟軍戰車及各項軍備。光在19421943年間就生產了千多輛「M-4」戰車。
<美軍 M3 李戰車>
德國 Munster 戰車博物館內的 M-4 薛曼戰車
英軍的反攻,配合1942年底美軍登陸北非,19435月終於把軸心軍趕出了非洲。
.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71913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喜歡★sirtatung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T54 玩過之後心得感... 後一篇:九階中坦數據...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d88931122所有巴友
歡迎諸君來參觀老僧的小屋,內含Steam與Google Play遊戲、3D角色模組、Line貼圖看更多我要大聲說11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