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這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和涼宮搞錯的動漫,由於這套漫畫的單行本,在台灣是從2005年開始發售,直到2007年底,共18集的單行本就這樣發行完畢,時間並不是很長,導致人氣似乎也下降得很快。
再說,2007年的時候,我其實還只是個國中小屁孩,周遭的男同學女同學,多半都還沒踏入動漫這個未知的領域,以至於和我同年齡的朋友,幾乎都不曾聽過這部作品。
這個故事是從男主角--秋月大和升上高一的時候開始。
他那時不知道是發了什麼瘋,突然決定要離開家鄉廣島,跑到遙遠的東京就讀高中,但是因為自己沒有什麼錢,於是就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住進離學校不遠、經營澡堂兼女生宿舍的親戚家--「旭湯」,過著接近白吃白喝的生活。
之後,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超展開,他在那裡認識了女主角--朝比奈涼風。
抱著「只要來到東京,只要上高中,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的想法來到東京,秋月和涼風之間的愛情故事,就這樣揭開了序幕。
其實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秋月因為撞見了正在練習跳高的涼風,一不小心就被她帥氣的身影震攝到,進而對她一見鍾情。
兩人因為同班,而且又住在彼此隔壁,所以日常互動並不算少。於是乎,秋月在暗戀涼風一陣子之後,終於在一次浪漫的氣氛下,忍不住向她告白。
不過可想而知,秋月最後是慘遭拒絕,而且自那之後,兩人關係也一直很僵硬。
秋月為了要打破這個僵局,於是加入了涼風所在的田徑社,靠著他那雙天生的飛毛腿獨領風騷。與此同時,他下定決心,等到自己跑出全國第一的成績之後,一定要再一次向涼風告白。
基本上,只要是你所能想像到的戀愛元素,幾乎都能在這部作品裡看見。
舉凡個性溫柔又很會做菜的情敵、時常給主角亂七八糟意見的損友、突然生病的探病、突然被叫去買東西的逛街、突然拿到免費門票的出遊,還有男主角持續不斷的腦殘行為等等……
不過不得不提的一點是,秋月大和這個角色的個性,其實和大部份為情所困的青少年很像。
一下子因為涼風的關心而高興得不能自己,一下子又因為她的冷漠而沮喪得無法自拔,三天兩頭就會因為涼風的一個舉動,而陷入自尋煩惱的窘境當中。
而涼風那令人捉摸不定的性情,也有著男生眼中、曾經拒絕過自己的女孩子的影子,所以會讓人不禁把秋月的處境和自己重疊,深深的對故事情節產生共鳴,但同時也會有一種被作者虐的感覺。

涼風的動畫一共有26集,進度則是漫畫的一半。如果是第一次看的人,我比較推薦先看動畫,雖然動畫因為是改編的關係,所以免不了會刪改一些劇情,但是對故事整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相較於漫畫,動畫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第一就是插曲,《涼風》的動畫配樂可說是都配得恰到好處,能讓看的人對劇情有更大的共鳴感,然後就會更覺得自己被虐。
至於第二個不同的地方,則是漫畫中原有的「殺必死」畫面,從小小的露個內衣內褲,到根本全身都沒穿的養眼鏡頭,到了動畫之後就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令人賞心悅目的青春故事。
其實我當初看《涼風》的時候,一不小心就中了一種叫作「涼風毒」的東西,這是一種奇異的症狀,普遍發生在國中以上、大學以下,而且曾經或正在為情所困的男孩子身上。
我想,這是因為《涼風》的故事既有寫實的部份,也有令人憧憬的情節,所以相當容易讓單戀的人觸景傷情,在心中浮現無比的失落感。
所以說,看完這篇介紹之後,如果有打算要食用本作的讀者,請特別注意這點,呵呵。
那麼,最後就來做點總結吧!
《涼風》是我非常推薦的戀愛動漫之一,只要你還保有一顆青春純真的心,就一定能在這部作品中找到一些東西。
當然,我知道有人會說這故事爛尾,關於這點我是不予置評。但是我認為「爛尾」這個詞,並不適合用來作為一個故事的結論,不能因為自己對結局不滿意,就否定故事整體的內容。
「只要來到東京,只要上高中,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
憑著這樣毫無根據的想法,秋月仍然選擇勇往直前,所以才能遇見涼風。
「光是等待是不會有所改變的,我要靠自己來改變。」
儘管歷經千辛萬苦、儘管在途中迷了路,秋月還是無法放下自己喜歡涼風的那份心情,所以他才會加入田徑社,所以他才會因為一場意料之外的契機,最後終於能和涼風在一起。
這就是我所看見的《涼風》,也是我曾經期待過的青春戀愛。
或許有人說「愛一個人不一定要擁有」,但是《涼風》卻告訴了我,別因為無法擁有一個人,就選擇不再愛她。
畢竟未來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也許在不久之後的某一天,她就會突然愛上你了也說不定呢!
因為……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的!
最後,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