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DmC:惡魔獵人
英文名稱:DmC Devil May Cry
主機平台:PC、XBOX360、PS3 (本篇心得以PC版為主)
遊戲類型:動作
遊戲語言:英文
遊戲發售日期:2013-01-25
遊戲分級:限制級
製作廠商:Ninja Theory
全新的
但丁(Dante)造型出現在一開始公開宣傳影片時,
招來許多辱罵與負面評價,
原因是DmC的但丁看起來像極了剛從吸毒勒戒所關出來(或放進去)的街頭小混混,
這大概是DmC:惡魔獵人被討論最多次的熱門話題。
不過還好在遊戲正式釋出後,
新但丁的造型看起來在一些細節上得到了許多改進,
雖然評價依然兩極,外貌依然形似不良少年,
不過對我來說DmC的但丁看起來是年輕和清爽許多。

還是要再次強調,
DmC:惡魔獵人不屬於以往的惡魔獵人系列,
也就是
DmC並不是所謂的第五代,
真要講明,應該算是一個全新的外傳故事,
只是遊戲裡一些人物、武器名稱依然沿用自惡魔獵人。
不過因為遊戲名稱上和以往的作品有太相近之處,
只是在遊戲名前加入了「DmC」,並且取"m"字母來做小寫區分,
所以這次的新作玩家們很難用口語清楚表達出是哪一個惡魔獵人作品,
這大概是造成許多玩家習慣把DmC稱為五代的一大主因吧!

製作廠商的更換是讓作風格顛覆傳統的主因,
CAPCOM交給了英國的
Ninja Theory領銜製作,
所以可看到但丁的外套手臂繡上了英國的國旗標誌。
這家公司之前的作品是
玄天神劍(Heavenly Sword)和
幻想西遊記(Enslaved:Odyssey to the West),
雖然這兩作的評價都沒有太好,但看得出來製作團隊非常擅長於這類型的動作遊戲。
因此DmC在各種大小場面上都有不錯的水準。
![]()
![]()
遊戲引擎採用了
虛幻3(Unreal Engine 3)來做研發,
畫面貼圖在2013年來說並不算是細膩,
但好處是PC需求配備非常的平民化,
讓更多玩家可以跑得更順、更過癮。
![]()
剛進入遊戲給我的印象不是太好,
就如上面所說,畫面貼圖並不是很細緻,
且一個CG動畫呈現出燈光四射的夜店廠景,
加上很視覺疲勞轟炸式的快速剪接,讓我不是很喜歡。
所幸但丁第一次對上惡魔的耍帥姿態,
頓時又讓我的興致非常高昂,
全身赤裸的但丁在空中以違反地心引力的姿態穿上衣服褲子,
一鏡到底的運鏡非常流暢厲害,
且重點部位用物件遮蔽以防但丁那話兒跑出來的構圖方式別具巧思,
實在是讓人拍案叫絕,於是惡魔獵人該有的行頭與調調又全都回來了!
![]()
![]()
美術設定部分由義大利的畫師
Alessandro Taini所繪,
他是Ninja Theory團隊的御用畫師,
這讓遊戲增添了許多高質感的藝術氣息,
有非常多的3D靜態藝術畫像頗有向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Italian Renaissance art)致敬的味道。
運用在劇情動畫裡是非常得出色。
![]()
![]()
![]()
![]()
故事劇情描述在一個與以往的惡魔獵人不同平行時空的世界上,
以對附
靈薄獄(Limbo)的惡魔為故事主軸,
許多場景都會在現實世界和Limbo做交替。
因此原本好端端的城市風貌可能會搖身一變成了詭譎怪異的地獄場面。
![]()
主要角色群是三人小組,
由但丁和其親哥哥
維吉爾(Vergil)與一名凡間女子
凱特(Kat)所組成。
但丁是一名魔人,
由惡魔父親和凡間女子所生。
這是從惡魔獵人誕生以來亙古不變的設定。
DmC則把但丁的母親改成了天使,
並在劇情交帶上,讓但丁的兒時與身世有所著墨,
難得的是,原本玩世不恭、放蕩不羈的但丁在DmC中的表現更為人類著想了,
過場動畫不再只是一直耍帥,多了許多文戲的處理和感情的流露,
加上即時演算的過場和CG動畫中,人物表情的處理和眼神極為真摯,
很容易引起玩家們的共鳴,這是我非常喜歡本次DmC的一點。
反倒是維吉爾的個性依然是和但丁大相逕庭。
![]()
![]()
幾段過場動畫設計是很有創意,
例如維吉爾講述家族的背景,後頭的街頭塗鴉就秀出故事內容的圖案。
以及凱特的作戰計畫用了蒙太奇般的交錯剪接,
讓但丁和維吉爾的聯合攻勢在遊戲裡展現更為緊湊。
剛開始風格與
愛麗絲驚魂記瘋狂再臨(Alice:Madness Returns)十分相似,
有很多超現實主義的搞怪場景,
一座遊樂場搖身變成了如瘋癲鬼屋般的主題樂園,
洋溢著幽暗歌德式的頹廢調調,
強調重金屬龐克與魔鬼地獄的風格非常新潮。
畫面整體和
四代比起來,
DmC是比較繽紛亮麗,
四代則是較清晰、乾淨整齊。
難度部分是簡單許多,
可以讓很多玩家玩得更盡興、輕鬆了。
雖然換了製作團隊的遊戲風格明顯與前幾代不相同,
但同樣保有惡魔獵人的各種招牌,
幽默搞笑的犀利對白、嗆聲,
吊兒郎當不正經卻又帥氣十足的動作表現。
以及暢快淋漓的連打招式。
過場過畫是以即時演算與CG動畫互相交錯,結合度很不錯。
![]()
↑↑↑後面的海報是鬼怪版的瑪麗蓮夢露。
場景相當優秀亮眼,
幾乎每隔幾個關卡就能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色。
我最喜歡整個世界如同水面投影,上下顛倒的部分,
在遊戲界上,這樣的表現是非常新穎。
![]()
![]()
![]()
![]()
↑↑↑還好整個人顛倒的操控並不太久,
不然可能會讓人頭昏眼花。
![]()
↑↑↑許多天崩地裂、地形結構改變的表現讓人讚嘆。
不過有些場景則是太過於花俏,
像是電視機內部的雜訊效果和舞廳的艷麗燈光閃爍玩得太過火,
畫面閃來閃去,看一陣子眼睛就有點不舒服。
![]()
![]()
![]()
↑↑↑這是所有關卡中唯一要動腦解謎的地方。
打鬥方面,除了有很爽快的連段接技外,
武器快速切換的連擊系統真是棒極了!
一開始大概會較不習慣、熟悉武器切換的按鍵指令,
可是很容易上手,且上手後打起來是異常的痛快!
這次很輕易的就能達成高分的連擊評價,
算是給較不擅長玩動作遊戲的玩家們一大福利。
![]()
↑↑↑打鬥華麗熱血,
且能持久停在空中不斷對惡魔使出連打,
一直是DMC系列的招牌賣點。
![]()
↑↑↑習得新技能後,
還能立即進入練習區給玩家們試驗招式按法,
此設計真是非常貼心。
武器同樣分為
魔具(Devil Arms)和
銃器(Fire Arms)造型和功能以及名字的設計上,
某些也都參照了各國的神話與考據。
遠距離射擊的銃器我覺得還好。
魔具方面有了如同鞭子搬可抓鉤敵人的
元蛇(Ophion)則較有趣,
除了可把敵人拉過來,或是快速接近敵人來,
一些場景的互動也絕對必要,可以讓但丁在空中飛來飛去。
![]()
↑↑↑
反叛之劍(Rebillion)![]()
↑↑↑
黑檀木和白象牙(Ebony & Ivory)![]()
↑↑↑
審判巨斧(Arbiter)破壞力強大。
![]()
↑↑↑
冥王鐮刀(Osiris)![]()
↑↑↑
沙蟒拳套(Eryx)![]()
↑↑↑
天鷹手裏劍(Aquial)最喜歡手裏劍有一招可把分散的敵人全部聚集過來。
![]()
↑↑↑
元蛇 惡魔拉扯(Ophion Demon Pull)用來拉東西。
![]()
![]()
↑↑↑有些Boss或是物體也需要用到元蛇的拉扯。
![]()
↑↑↑
元蛇 天使躍舉(Ophion Angel Lift)抓鉤物件,用來快速接近物體。
武器和一些能力會隨著劇情進展而獲得,
可透過技能點來分配提升、學習更多的招式,
以下能力列舉兩項。
![]()
↑↑↑
天使飛翔(Angel Boost)可以讓但丁在空中滑翔一陣子,
許多地點都是要用這招到達,
尤其是一些鑰匙取得和秘密之門的位置。
![]()
↑↑↑
魔人化(Devil Trigger)開啟後但丁會變成白髮和鮮紅色披風,
畫面整體視覺上的色調也會產生變化。
有各式各樣的惡魔一直是DMC系列的賣點,
造型設計和名字上,有些依然參考了各國的神話鬼怪故事融合了其中。
每種惡魔的對付方式也不相同,讓戰鬥打法非常的多變。
![]()
↑↑↑
小型幽影(Lesser Stygian)是一開始最弱小的敵人,沒什麼特別之處,
後來還有一系列同類型的惡魔。
![]()
↑↑↑
陳腐之屍(Bathos)是最早期碰上的飛行系敵人,
讓玩家們試驗雙槍的威力。
![]()
↑↑↑手持盾牌的
Bathos
需要先把盾牌給弄掉才能對它造成傷害。
![]()
↑↑↑
悲愴之軀(Pathos)拿上了弩弓會進行遠距離攻擊。
![]()
↑↑↑
死亡騎士(Death Knight)![]()
↑↑↑
狂怒(Rage)![]()
↑↑↑
鳥身女妖(Harpy)![]()
↑↑↑
破壞者(Ravager)手持電鋸,
被鋸到會損很多血。
![]()
↑↑↑
女巫(Witch)會幫己方惡魔施放防護罩。
![]()
↑↑↑
寒冰騎士(Frost Knight)![]()
↑↑↑
地獄騎士(Hell Knight)![]()
↑↑↑
暴君(Tyrant)很難對付的胖子,
背部是弱點,最好找時機用元蛇‧惡魔拉扯把它拉倒地。
![]()
↑↑↑
屠夫(Butcher)橘子色的圓球肚子是弱點,
快掛掉時圓球會變成紅色,
死掉會自暴。
![]()
↑↑↑
幽靈狂怒(Ghost Rage)它只怕冥王鐮刀。
![]()
↑↑↑
血腥狂怒(Blood Rage)要用審判斧才有辦法對付。
![]()
↑↑↑手持雙刃,帶紅色面具的
Drekavac,
大概是遊戲裡最難應付的小怪,
會瞬間移動,還會把任何攻擊都給格檔開來。
Boss的造型設計顯然拋棄掉了帥氣和魄力這兩項,
變成了外貌有點噁心,皮膚皺巴巴,酷似異形的大怪物,
除了一開始的
Hunter比較正常外,
令一些都是其醜無比,彷彿是從外星球跑來的畸形。
所以在DmC中是看不到以往那種盔甲金光閃閃,
文藝復興華麗風格的Boss了。
![]()
↑↑↑
獵人(The Hunter)![]()
↑↑↑
Poison真是醜到極點,
不過別以為它就是最難看的BOSS,
後來還有一隻更是較人跌破眼鏡。
![]()
↑↑↑這位播報新聞的
Bob Barbas表情最惹人厭了。
其他截圖:
![]()
![]()
![]()
![]()
![]()
![]()
![]()
![]()
![]()
↑↑↑耐玩的地方在於可以不斷達成成就,
解鎖更多好看的美術圖,
如果想收集齊全這些圖片,
那麼所有的難度模式都需要破完。
DmC:惡魔獵人依然是動作遊戲界裡不可多得的好遊戲,
多種難度的選擇下可以讓新手玩得很輕鬆愉快,
以及一個只要但丁被惡魔碰到就會掛掉的超高難度是非常有挑戰性。
劇情大至和之前的作品不相干,
不會有沒接觸過惡魔獵人就看不太懂劇情的問題。
適合各類型的玩家們來享受淋漓暢快的打鬥滋味。
尤其是那一個按鍵便可切換武器的設計更是讓爽快的連打效率提升到最高點,
喜愛動作遊戲的玩家們應該會為之瘋狂一陣子。
遊戲的缺點是劇情關卡太短了,
雖然每一關都是精心設計,可是都有種一下子就逛完的感覺,
畫面上的表現也不是挺好,至少和多年前的四代比起來並沒有讓人覺得有所提升。
相信還是有許多惡魔獵人死忠迷會因為DmC的風格與之前有所違背而不想去碰,
不過事實上DmC還是非常值得一玩,
或許把它當作一款和之前的惡魔獵人都不相干的心態來嘗試,會是不錯的選擇。
↑↑↑很喜歡的歌曲
Nothing Helps居然沒出現在遊戲裡,
本來以為會放在破關後的工作人員名單,結果還是沒有,
讓我有點失望。
本心得僅供參考!
相關遊戲心得:
惡魔獵人 3-經典的動作遊戲惡魔獵人 4-真是帥氣又有勁!如果您喜歡這篇心得,可以到粉絲團案一下讚,給予我鼓勵,非常感激您的支持與觀看!
![]()
本社團裡有許多優秀的成員及遊戲心得文章,
文章心得每一篇的品質都比新聞稿介紹還要來得詳細、優質,
雖然說每名評論者大概都有著些許主觀的評比觀,
每款遊戲的口味對每位玩家來說也都見仁見智,
不過圖文介紹是眾多單機遊戲玩家們在選購遊戲之前一個值得參考的指標。
有好的文章、遊戲畫面圖片能看,偶爾還能和成員們交流一下遊戲心得及樂趣感想,
這麼棒的社團對於喜愛單機遊戲的玩家們,豈有不加入的理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