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9 GP

如何增進文筆—文字的節奏

作者:亞蘇│2012-09-30 19:15:08│巴幣:182│人氣:3579
  讓大家久等了,這個禮拜要討論的主題,相信是許多作者都很在意的「文字的節奏感」。

  主題寫這麼多,相信不是每位朋友都把每一篇讀過;沒關係,讓我用簡短的文字敘述一下,在此篇之前,前面四個主題分別是「對話與敘述」、「視角的操作」、「寫形與寫意」、「實筆與虛筆」,這四個主題是把重點放在段落組合上面。而再早之前則是討論有關字詞運用等最小單位的一些問題。

  OK,文字的節奏感,大問題;但跟之前的主題一樣,先釐清一下我個人對於這個主題所下的定義。
  我在這裡要講得「節奏」,指得是「讀者閱讀的節奏」,再講白一點,就是我筆下的文字,放到讀者眼前看的時候,他們的「感覺」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我怎麼會知道我的文字在讀者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哦……如果是這樣想,那絕對會認為「文字的節奏感」是很難掌控的,甚至是無法掌控,虛無飄渺的存在。

  這是個很有趣的論點。

  但請仔細想一個問題,「如果文字存在所謂的節奏,那掌握它的,不是作者又會是誰?」
  文字敘述有所謂的節奏這點相信沒有爭議,絕對是有;能確實掌握文字節奏的人當然只有寫作的人!不會交給編輯(如果有的話)來決定,當然更不會是讀者。

  換言之,作者絕對能夠「清楚」了解並感受到,筆下的文字呈現給讀者是什麼樣的「感覺」,進而去掌握讀者這種「閱讀的感覺」;要做到這點,那就一定要把「文字的節奏」這一點完全掌握在手中。

  所以再強調一回,文字節奏是「看起來」的感覺,跟打字的節奏一點關係都沒有XDDD

  好,既然這樣,那我們接著進入主題;從哪些方面來掌控文字的節奏?

  依我的看法,有兩個方面。
  第一:最小單位的字詞組合,與標點、段落的搭配。
  第二:對話與敘述的比例、長短,更換視角的次數。


  所以是不是把前面八個談過的主題做個統整性的集結了?若真的要講,前面八個主題讀過,並且有所體會的朋友,這篇的價值大概只剩下一半了XD也就是說前面八個主題已經把這個主題該講得講完一半。

  只是如果這麼大的問題只給這樣的回答,相信是沒辦法真正幫助到需要的朋友,所以,我們從頭快速的帶一遍;清楚的把文字節奏的要點說一回讓大家作參考。


壹:從字句掌握開始

  記得我一開始的第一篇「談動詞與抽換詞面」,沒有講到標點符號,那是因為當初那篇是針對「已能夠撰寫流暢字句的朋友」為前提而寫,標點符號太初階,所以我沒有提。

  但是在字句間掌握節奏,標點符號其實是很重要的一環。

  我想大家都玩過「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個遊戲吧?
  在不同的位置點上不同的標點,同樣的一句話可以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雖然我想年紀稍長的朋友都知道這句話XD不過我還是舉個例子來實際玩給大家看。

  如果是主人不留客的話:「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很明確的表達逐客令。
  但如果客人想賴皮留下來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待在主人家了!

  那大家除了對這標點所產生的文字遊戲感到有趣之外,是否也有注意到,明明是同樣的文字,但在不同的位置斷句,點上不同的符號時,不僅句子長短不一,就連閱讀的語氣都有所變化了。

  沒錯,這就是標點符號的妙用;用不同的標點符號斟酌句子的長短,如果再加上段落的運用,可以很立即的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感受。

  這就是再明顯不過的,文字的節奏感。

  例子A:
  無路可走了。
  就在我自以為能夠輕易的甩開追兵,進入我所不熟悉的窄小巷道之後,似乎就註定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

  無路可走了。
  就在我自以為能夠輕易甩開追兵而進入我所不熟悉的窄小巷道之後……似乎,就註定了這樣一個悲慘的—
  結局!

  無路可走了,就在我自以為能夠輕易甩開追兵而進入我所不熟悉的窄小巷道時,似乎就註定了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


  好,幾乎相同的文字,(只為了把兩個句子連結在一起而增加一個連接詞)但是讀起來有完全不同的感覺對吧?

  第一句跟第三句差別比較小,先討論這兩句;第一句讓人感覺到他好像走到一個巷道的盡頭,正看著死路,而追兵正無情的慢慢接近他;第三句似乎比較冷靜,而中間一個比較長的句子似乎表現了被抓住之後的無可奈何—對,他應該是被抓了。

  第二句有分段而且語氣比較強烈,所以可以想見,這傢伙可能是在那死巷子裡面被直接作掉了吧?
  光從一句話,變換標點符號或是組合、拆解句子就能夠造成不少變化,最基本的讀者閱讀「節奏」也是從這裡開始的。


  標點符號就簡述到這裡,接著我們來討論句子的長短問題。

  有的時候我看到一個作品,如果覺得一句話常常表達兩到三個意思,斷句斷得比較少,我會說「這個作者多用長句」,至於短句嘛……就拿我當例子吧!我的短句用得比較多,遇到一句話如果同時要表達兩種以上的意含,我通常會選擇以標點斷開。

  長句短句當然也是比較出來的,但那有軌跡可循;雖然說長、短句因為還是要利用標點斷開,所以會感覺跟例子A有點相近,不過我還是試著重新舉例。


  例子B:
  推開門,門的轉軸發出「咿呀」聲的同時映入眼簾的是刺眼的聚光燈與腳下那宛如綿延不盡的原木地板,接著台下響起了一片如雷的掌聲;拿著提琴的我挺起胸膛對觀眾微笑致意,緩緩的走到舞台中央。

  推開門,門的轉軸「咿呀」一聲,刺眼的聚光燈,與腳下那宛如綿延不盡的原木地板映入眼簾,接著台下響起一片掌聲;我深呼吸、挺起胸膛,拿著提琴走出,對觀眾微笑致意,緩緩的來到了舞台中央。


  通常長句的特色會是一口氣混合寫兩種以上的不同感官,或是描述兩件以上的事件或物體,而且會運用較為大量的形容詞;因為一句話塞進比較多的訊息,可能要看完整句才會了解意思,而且因為形容詞多,也可能會用到比較艱澀的詞語,所以長句會顯得比短句要難消化、難讀,節奏也就因而放慢了。

  不過短句的使用也要小心,一切還是以表情達意為主,所以斷句不要斷得太零碎,否則也是會因難消化造成節奏的緩慢。

  講到這裡,不免會讓人提出一個疑問;節奏是偏快好還是偏慢好?

  如果單純就字句的節奏,也就是現在討論的範圍;我會認為「適中就好」。

  句子縮得太短,分段數量太多,或是連綿的長句綴滿整篇作品,其實都會造成讀者的閱讀障礙;太短的句子看多也會煩膩,所以有時候適當加入語氣轉折的字,例如一些語助詞「呵、嘿」或是稍微延長一點句子,把簡單的「明白」改成「我明白了」類似像這樣子作句式的轉換。
  適當地利用標點或是語助詞增加語氣的轉換,作品讀起來才不會覺得「統統都一樣」,那會讓讀者產生疲乏;長短句交互使用也是掌握節奏的課題。


  再來講一下「分段」的例子。
  我們用電腦閱讀文字,通常會是以橫式為主,就像現在這樣的文章,由左到右;以我自己的習慣,我通常會把一個完整段落全都捲到視窗裡再來做觀看;這個時候如果看到一個段落有五行以上,我就會覺得這段落偏長。

  這是一種錯覺,長的段落會讓閱讀的人感到文字量很多,多少會造成閱讀時的一點壓力(這點因人而異,我是會啦XD)覺得「段落好長」的時候,閱讀的速度就會不自覺變慢。

  視情況把長段落修改成幾個較短的段落,(如果敘述語氣上允許)也是個掌握節奏的小訣竅。

  例子C:
  靜韜忍不住噗哧一笑,不巧卻給夏侯月姬聽見,只見夏侯月姬冷著聲調,「靜兒,笑什麼呀?還有,」她出手如電,探向女兒指間,一把奪走她手上的餅,連帶她身旁的小布包一併沒收,「誰准妳在這個時候吃東西的?晚些就要用午膳啦。」夏侯月姬嚴格規定她們的吃食時間,縱使在這種時刻仍不留半點縫兒。


  靜韜忍不住噗哧一笑,不巧卻給夏侯月姬聽見。
  只見夏侯月姬冷著聲調,「靜兒,笑什麼呀?還有,」她出手如電,探向女兒指間,一把奪走她手上的餅,連帶她身旁的小布包一併沒收。

  「誰准妳在這個時候吃東西的?晚些就要用午膳啦。」夏侯月姬嚴格規定她們的吃食時間,縱使在這種時刻仍不留半點縫兒。《征夢謠》


  像這種因為語氣的關係所以不太好斷,原版是上面那個例子,就這樣一氣呵成;修改句號之後增加空行,變成三個較短的段落,字數不變,但是騙一下讀者的眼睛是可以嘗試看看的手法。


  接著則是字詞的掌握。

  用詞精簡、優美固然是件好事,不過有時候閱讀起來會比淺白的文字還要難懂;在此先不考量讀者的教育程度,也就是假設大家都能看得懂,只是比較起精簡優美的字詞,淺白的字句會比較容易消化。

  例子D:
  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第四十六》

  原本想找我自己寫的例子,但我小說裡面很少那種偏向精美甚至晦澀的字句,所以拿我最喜歡的「文心雕龍」當例子。

  如果沒有解釋的話,光看字面上的意思應該很難了解它真正的意思;玄駒是「螞蟻」,而丹鳥是「螳螂」,簡單的說,意思就是時節轉換的時候,動物依循氣候開始活躍或是歇息。

  再思考我們求學時代多少都會接觸的文言文,除非對閱讀文言文很熟悉,或是讀之前有解釋過得文章,不然相信比起讀原文,讀註釋理解文章的意思是比較輕鬆、比較快的。


  雖然淺白的文字通常較容易讓讀者理解,閱讀節奏會比較快,只是還是要盡量針對文字作整理,選用平常比較常接觸的字詞,減少錯字與冗字、贅句;即便都是小地方,但都能對閱讀節奏造成夠間接或直接的影響,身為作者的我們不得不小心。


  除了上述這些,在字句上還有一些會影響節奏的部份,例如:人名。地名還好,人名以我的感覺會比較嚴重一點;在密集而短的段落內提出大量的人名,如果他們還都有對話那就更慘;造成讀者的混亂之餘,也會大幅的把文句的節奏拉緩。

  與之相似的就是「專有名詞」,不管是較專業領域的詞彙或是作者本身為作品設定的語彙都一樣;只要是需要讀者花一點時間理解、消化,但是突然密集出現的話,一樣會使句子變得較難理解,在這點的安排上可能就跟劇情、人物等比較有關,留著下一段再談。

  總結這一段。字詞是作品的最小單位,也是讀者最「先」感受到的節奏部份;把話說清楚,簡單明瞭,不過於冗長、不賣弄文字,盡可能的把排版變得容易閱讀、消化。

  這是掌握節奏的第一步,作者的第一把利器。



貳:從對話與敘述著手

  字句斟酌的部份稍微略提之後,來進階一點的;來談談對話與敘述的分配。

  之前有提過一個概念:對話要用在刀口上。在作品中,對話不宜太多。通常是這樣,因為在描寫兩個人相處的場景時,通常對話是最能描述當時場面的方式,而且是詳細的描述。

  想想看,兩個人聊一個小時,如果話頗投機,一字一句完全記錄下來,字數可是相當驚人的;但是小說怎麼可能把兩個人物一個小時的對話完全記錄下來?一定是只寫對劇情最有影響的部份,只是有些作者會因為「兩個人對話很有趣」而不自覺多寫。

  這會讓作品字數快速膨脹,而劇情的推展通常是有限的;所以對話多,等於是把作品的節奏拖慢。


  例子E:

  「阿強,這台車不錯哦!新買的對吧?」小楊背著書包走到校門口,看到那台紅色的新車不禁吹了一下口哨。

  被叫住的阿強回過頭來,勉強的笑了一下,「對啊,上上個禮拜才牽的啦。」他從行李箱拿出安全帽,把書包丟進去,然後俐落的蓋上座墊。

  他現在趕時間,拜託不要來煩他!

  但顯然小楊沒聽到這句內心的吶喊,「哇!一百五十CC哦,好大一台,這個車尾燈好好看……」他快速的湊近,就擋在車屁股後面,不斷地對那台新車品頭論足,也讓阿強無法把車牽出來。

  「這一台牽多少?」

  「十萬有找,欸,小楊,我在趕時間,要聊車等明天好不好?」阿強終於露出不耐煩的表情。


  正值放學時分,阿強火速的趕到車棚,急忙趕快騎車回家,卻不料遇到他的同學,小楊。

  「阿強,這台車不錯哦!新買的對吧?」

  小楊喜歡研究機車不是新鮮事,要是有空他也會想好好跟他聊,不過他現在他X的趕時間啦!

  阿強橫了擋在車尾的小楊一眼,「十萬有找。」這是回答他多少錢買車的問題。「小楊,我在趕時間,要聊車等明天好不好?」


  兩個段落其實沒有哪個比較好,如果不打算用敘述來交代人物很喜歡車,非要用對話來表現也是可以,只是底下的段落由於加入減省字數的概略敘述,所以可以直接把原本用對話要好幾個段落的部份直接處理掉。

  相對的,敘述通常是可以較快速的把劇情給交代完整;作者在安排劇情的時候,最好能作字數上的控制,如果覺得對話可以減省或是不必要的情節,建議刪去或是直接用敘述一筆帶過,來加快作品的節奏。

  例子F:
  「大哥真是的,明明我這個妹子還有別的長處,他就淨揀這項來說,擺明拐著彎說我總愛讓家人操心嘛。」荀慧敲敲自己的額,轉移了話題。「對了,殿下,這油燜筍是大嫂方才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炒來的,您何不嘗一口試試?」

  「說得也是,茉白,瞧咱們光顧著談天,卻把妳的佳餚給晾在一旁。」棠緋輕展黛眉,舉著來嘗,吃了幾口,忙不迭稱讚。

  席間三人不時對談,棠緋又遣宮女溫茶給二人品茗,氣氛似是隨著茶水香氣熱開了,不再劍拔弩張,而茉白見狀,只認為是荀慧打消了念頭,而棠緋亦不與她先前的無禮計較,於是便撤下了心防。

  不知不覺,時辰已接近正午,茉白熱絡的邀兩人留下來用個便飯;棠緋喜愛茉白的手藝,自是欣喜的留下,而荀慧心底若有所思,知道茉白要進灶房,合該是絕佳的機會。


  與對頭的長公主,打開天窗說亮話的機會。《蘭沐清泉墨含香》


  那段「席間三人不時對談」就是明顯的減省筆法。因為劇情需要,要有個把茉白支開的機會,荀慧才能對棠緋「打開天窗說亮話」,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近中午,讓善於庖廚的茉白進灶房去,那中間的對話與人物互動,當然就必須要省略掉才行。

  對話穿插敘述,讓作品的節奏產生變化,時快時慢的搭配,這會是作者掌握作品節奏的第二項利器。

  請讓我再為大家舉一個例子。

  例子G:
  兩人加快馬匹速度,下了臥龍崗,天冷賞梅雖然快意,可要是溫酒一盅,雅座暢談,倒也是生平一大樂事,兩人找了一家酒棚,叫了溫酒暖暖身子。
  「二哥,且來這煨煨火吧。」諸葛均坐定,跟孔明一同分著取暖。
  左手懸在火盆邊,孔明與諸葛均兩杯相扣,而後飲盡溫酒,頓時驅散全身寒意,就當兩人聊起方才賞梅經過時,酒棚裡的一角,傳來些許琴聲。
  聽得古琴聲,引得伊人顧,孔明也是精通音律之人,循著琴聲望去,這才發現此等鄉間酒棚當中,還有著另一名酒客。
  只見此人低頭斂眉,專注於指尖琴弦,奏出聲調清和動聽,而後緩緩啟口: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浮月》


  如果把後面這首古詩忽略不看的話,整段只有一句對話,其他從兩人從下了臥龍崗到進入酒館,開始聊天,一直到月英開始唱了這首古詩,絕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快節奏處理的敘述。
  直到唱完古詩之後才會再接對話,又把故事的處理放緩;一篇短篇故事因為字數很有限,所以段落之間的安排,對話與敘述,敘述的詳略與否就特別容易被放大檢視。

  字句的敘述節奏,我認為「適中就好」,那段落的節奏呢?如果可以,盡量採取「中間偏快」的處理;也就是說盡量每個段落的發表(假設是五千字左右)都要讓讀者感受到劇情的推移。
  如果想作到這一點,除了人物安排跟選段重要之外,也要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敘述,或是把對話量給壓低;但是這並非絕對,如果劇情就在兩人對談間發生,當然對話佔得比例就會提高。

  只是由於現在的讀者大多沒什麼耐心,身為作者的我們在控制故事節奏的時候就要盡可能快一點,適量的鋪陳,然後引爆爆點這樣,而故事的節奏控制,就從段落節奏開始掌握起。


參.句式轉換至為關鍵

  前面兩項都能作到,但是總覺得節奏還是不夠明快?

  那麼就先注意一下句式的問題吧。

  不管是對話與敘述怎麼做安排,作者最重要得一個課題就是不讓讀者搞不清楚「這話誰講的」。
  我記得之前看瓊瑤的小說,發現她的作品有個特點,明明一個場合四、五個人對話,但是就是會看到一整排對話羅列,然後中間完全沒註明發言者是誰。
  由於無法弄懂是誰講的話(或是誰心裡的感想),反覆回頭去檢查就會覺得故事很難讀很煩。

  但是如果每一句後面都加註,更慘的是句式都一樣,那也會覺得很煩;讀者要是覺得作品讀來容易煩躁,就表示作品的節奏掌握得不太好。(沒有適當變換句式,節奏一直保持一樣,讀者閱讀時就容易疲憊)


  例子H: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阿德繃著一張臉,往後躺向塑膠椅背。

  「我怎麼知道?你不問問對面那一個。」阿超下巴努了努。

  「還能怎麼辦?當然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幹啦!」偉哥喝了一口啤酒,一臉不耐煩的說。

  「最好是啦!如果你想把事情搞大,那就現在殺過去。」阿明對著偉哥大吼的說。

  「那不然你覺得咧?」偉哥被阿明這樣一頂,面子有點掛不住,用更大聲吼回去。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阿德繃著一張臉,往後躺向塑膠椅背。

  阿超努了努下巴,把球往外丟。「我怎麼知道?你不問問對面那一個。」

  偉哥喝了一口啤酒,一臉不耐煩的說:「啊!當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幹啦!」

  「最好是啦!如果你想把事情搞大,那現在就殺過去啊!」
  反駁的是阿明;只見他瞪著偉哥,一臉不以為然。

  偉哥被阿明這樣一頂,面子掛不住,「那不然你覺得咧?」用更大的聲音吼回去。


  對話跟敘述誰先誰後?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不過有些朋友寫作寫久了會習慣一個固定的安排法,例如像一開始都先丟對話,把敘述放在後頭,這種固定的方式要是連用個五、六句,讀者就容易因太過制式而感到疲乏。

  變化的方式很簡單,有時候可以把敘述往前拉,或是作分段,要不然還可以把對話夾在敘述中間;透過這樣的順序調動來轉換節奏,也是一個很實用,卻比較少人提到、想到的一個點。

  對話接對話,會讓人感受到那種迅速回話的情景,如果先接敘述,則會讓讀者先接收到人物的動作,給人一種慢條斯理的感受;這種分配也算是一種運鏡。

  這是掌握節奏的第三個利器。


肆.視角操作關乎自覺

  最後一把利器則是視角操作;第三人稱固定視角或變化視角的節奏呈現並不相同,通常來說,由於固定視角是整段鎖定,讀者不會有因視角轉換而感到疑惑或適應不良的問題。

  變化視角的寫法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了;視角變化的次數盡量不要太多,而一個人物的視角最好能經過兩、三個段落以上再來轉換(當然這要看情況)透過比較穩定的轉換,讓讀者可以自然而然的接受。


  例子I:
  一把短刀突然現形,就挑在尖牙即將碰觸到皮肉的瞬間;麥克該慶幸自己是站在她的左手邊,要是換做右邊,肯定無法逃過她這一擊。

  「妳……」麥克一臉驚嚇,瞪著前一刻熟睡的女人,如今手上突然了一把閃電狀的黑色短刀。

  「哦……我大概知道你是什麼東西了。」艾芙琳盯著麥克;就算房間裡不開燈,她仍然能夠精確的找到躲在角落的他。

  麥克瞪大眼睛,語調忍不住產生些許顫抖。「妳……不是普通人。」

  他的聲調低沉悠遠,不像卡納瓦羅太太形容的麥克的聲音;果然是惡魔現形了。

  「而你只是個來自夾縫間的低等惡魔。」艾芙琳快速逼近,手上的短刀猛然刺向麥克的要害。


  一把短刀突然現形,就挑在尖牙即將碰觸到皮肉的瞬間;麥克慶幸自己是站在她的左手邊,要是換做右邊,肯定無法逃過這一擊。

  「妳……」麥克一臉驚嚇,瞪著前一刻熟睡的女人,如今手上突然了一把閃電狀的黑色短刀。

  「哦……我大概知道你是什麼東西了。」艾芙琳盯著麥克;就算房間裡不開燈,她仍然能夠精確的找到躲在角落的他。

  好大膽的女人!居然以自己為餌,「妳……不是普通人。」麥克瞪大眼睛,語調忍不住產生些許顫抖。

  他的聲調低沉悠遠,不像卡納瓦羅太太形容的麥克的聲音;果然是惡魔現形了。
  「而你只是個來自夾縫間的低等惡魔。」艾芙琳快速逼近,手上的短刀猛然刺向麥克的要害。《獵.魔者》


  上面的部份是正式發表的版本,後面這段我是加入了惡魔(麥克)的視角所做出的改寫;「獵.魔者」一作在寫作的時候就是以力行「整段鎖定」寫法為目標的,所以整篇故事都是以這樣的寫作法下去完成;視角跳動的話就會讓讀者在一段故事中得知不同人物的想法,訊息量的多寡還是要看作者,不過可能會變多,再加上視角切換需要適應,這也會影響到讀者的閱讀速度跟節奏。

  不過在這裡不是表示視角切換的寫法就一定會拖慢節奏,只是「有可能」會造成讀者閱讀適應的問題,(相較於鎖定視角而言)在切換的時候如何自然、順暢,關乎作者本身對筆下文字的掌握能力,以及視角操作的「自覺」與否。(表示作者之所以變換是出自於自己對故事的安排,而不是跟著感覺走)

  視角操作是作者的第四把利器,也是比較需要一點寫作經驗才能確實掌握的;搭配之前提過的三樣方法使用,作者就能夠清楚駕馭筆下的文字,掌握讀者閱讀的感覺,控制文字的節奏感。


  文字的節奏大家都很在意,所以在篇幅上會比之前的主題要長了一些;能夠看完每個段落,甚至例子的朋友,我真的要在此致上謝意= =b

  能夠確實掌握文字節奏,考慮筆下文字呈現出來帶給讀者的感覺的作者,我會認為這是作者往上更進一步的分水嶺;能走到這一步,相信一定是經過深刻的體會、大量的練習,以及一定時間以上的淬鍊才能達到的。(以我自己為例,走到這一步大概花了八年時間吧……)

  寫到這裡,談論段落的主題也就全部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來談人物與劇情了。原本我是把劇情排在人物之前,但以我個人思考作品的方式,我會先有人物再安排劇情,經過思考之後,我決定先談人物,從人物塑造的步驟、運用開始談起,之後再來談劇情。
  講人物一篇大概是說不完,不過細部該怎麼分,這我還要多想想。

  祝各位朋友中秋節愉快。我們下週再見= =b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17562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寫作|創作|心得

留言共 9 篇留言

湛藍琴海
文字的節奏與對話的拿捏實在非常重要呢,過去我寫小說最大的弊病就是對話太多、過長,後來我極力去改進這個缺點,結果現在對話已簡潔流暢許多。而且也提升讀者繼續閱讀的動力。

祝亞蘇中秋佳節愉快喔!

09-30 19:32

亞蘇
好久不見,也祝你中秋節快樂= =b10-01 01:14
紫之上
文章的精隨往往就在字裡行間之中,文章節奏也能帶動讀者的思考。

祝中秋愉快[e19]

09-30 19:38

亞蘇
沒錯,所以我字句那一段篇幅最多;也祝你中秋節愉快= =b10-01 01:18
Lean
還沒棄筆之前我看書會看兩遍,第一遍純欣賞,第二遍依照殘存的印象去找
「那段為什麼那麼順?作者是怎麼把那種感覺成功傳達出來給我的?」

是說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在最後的潤稿階段會看不出節奏不理想這一點?
(雖然說網路好像不流行潤稿XD)

09-30 20:43

亞蘇
那要看怎麼「潤」以及作者本身在不在意這點;從「蘭墨」開始我變得非常注重讀者的閱讀節奏,所以現在寫著已經變成習慣了,就算初稿通常也不會差太多……大概是這樣。10-01 01:19
小佐
對話開頭+敘述EX:「XXXXXX,XXX」他冷靜的說。
敘述開頭+對話EX:略為思考了數秒鐘,他才緩緩回答:「OOOOOO,OOOO。」
對話開頭+敘述EX:「XXXXX,XXXX」他生氣的駁斥。

這樣連續用到三句對話,利用敘述放前放後,造成視覺上的錯覺,這招我不知道從哪次開始,每次寫到三次接連對話大概都會用(整篇文我大概能說會用的只有這個XD)

09-30 20:59

亞蘇
要小心這樣被讀者看出來,也算是一種制式化的使用哦……

建議可以再多一點變化,以你的實力應可輕易做到。10-01 01:20
Lean
同個例子的兩個版本之間上個分隔線會比較好辨別……

打字的節奏害我想到太貴一直買不下手的機械式鍵盤,那敲下去的感覺真是太誘人啦~

09-30 21:43

亞蘇
機械式鍵盤真的很棒,但也很吵……(不喜歡聽的說吵,喜歡的說爽啦XD)
我對鍵盤本身也很挑,我偏好高鍵帽的鍵盤,但是現在偏偏比較多是巧克力鍵盤……10-01 01:21
巴哈姆特小管家
親愛的勇者:

感謝您對勇者小屋的支持,
我們會將此篇設定在首頁的精選閣樓中增加曝光。

--
巴哈小屋管家 敬上

10-02 14:30

千堂善人
寫的超棒,給你一個讚[e12]

10-02 15:25

悠玥
這必須推,非常有幫助![e12]

10-05 14:53

徒勞
這個系列真的相當實用,否則我以前都只憑感覺在寫稿及修稿

09-08 11:36

亞蘇
好說好說,算來也已經放了好幾年;希望對您能產生一些些幫助~09-08 20:44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9喜歡★johnhoj066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蘭沐清泉墨含香 三十二章... 後一篇:蘭沐清泉墨含香 三十三章...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作品導讀與年表 (22)

心情記事 (104)

品味生活 (51)

寫作日記 (99)

遊戲心得 (48)

音樂分享 (3)

影音相關 (10)

猜猜猜 (2)

希爾德專用 (1)
盜筆同人 (16)

奇幻科幻 (4)
獵.魔者—Aveline (95)
CrissCross (10)
翡翠之冕 (37)
白夜-White Night (9)

時裝愛戀 (7)
【GL】腦科學事件簿 (212)
【GL】界線 (9)
【GL】慢愛行歌 (64)
【GL】噓!說好不提愛 (80)
【GL】穿越雲空戀上妳 (64)
【GL】初戀非男友 (48)
【GL】老師外帶-同居日記 (98)
【GL】老師外帶-First (38)
【GL】老師外帶-Second (66)
【GL】老師外帶-Third (137)
【GL】有一種愛,是默默守候 (7)
再次,一見鍾情 (36)
歡迎光臨-瑟芙雅蒂 (38)
不解風情 (4)

古裝言情 (3)
【GL】相思欲絕但為君 (228)
【百年江山】寧蘊丹心 (32)
淚雨洛神 (7)
沉醉凝香 (11)
映紅秋色 (8)
蘭沐清泉墨含香 (46)
征夢謠 (40)
智令曲 (61)
儷人歌 (32)
榆弄影 (37)
抱得好郎君 (10)

推理驚悚 (1)
勇往直前吧!捕物少女! (38)
伽利略同人 (6)
是誰在偷聽? (2)

輕小說 (6)
在崩壞學園中狩獵少女心 (25)
我的房裡養了隻笨蛋貓 (31)
在河邊撿了一隻戰鬥貓 (24)
男廁的角落 (30)
站在死神的肩膀上凝視永恆 (28)

tsukito666專用 (3)

獵.魔者—Aveline (6)
插畫設定集 (3)

作品推薦函 (14)

心得與交流 (41)
如何增進文筆 (27)
談「作者」身分的終結 (3)

塔客協會 (59)

未分類 (16)

sakata21大家
有空就來看看小孑子吧><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9:53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