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將到來了,該如何玩的有意義又不需要花大錢呢?
小米姐姐今天帶大家到大溪鎮上玩一圈吧!
和平老街發展沿革
和平老街雖是較晚發展的區域,然而因為緊靠大漢溪河港碼頭之故,
其繁榮與興盛的程度卻是後來居上。
和平老街的建築本體早在1850年~1860年代便陸續成形,歷經多次增、改建,
在1896年乙末戰役曾遭日軍砲擊焚毀,1918年市區改正實施拓寬道路時,
又拆去舊店面重建而成今日所見的街屋立面,並增設亭仔腳,造就了大溪街屋的特殊性。
跟著大溪老街的路標走吧~GO!
非常有巴洛克式的建築。
看望整條老街的光景,可惜路邊亂停車的車子太多!
首先來介紹的是非常有名的,「里長嬤a碗粿」客人總是络毅不絕,
連美鳳有約的美食節目都有來採訪呢!
咦!旁邊那個不就是活招牌-里長嬤!
她還會跟你揮手喔A_A"
和平路老街總計有七十六戶,其中平房有十六戶、二樓建築有十八戶、三樓建築有三十戶、四樓建築有十戶、五樓建築有二戶,是大溪鎮目前擁有「巴洛克式建築」的老街區(包括中山路及中央路),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樣式最多變的街屋,其牌樓立面大多完成於西元1918至1920年間(民國7年至9年),建築風格比較傾向中式。
這是鎮上的地圖。
走到路尾有一家-老街咖啡館。
店內一隅佈景的很復古,還有老舊的郵桶。
店內整個裝潢也是呈現復古的風味,可惜當時剛吃飽沒打算進去用餐所以拍攝了一下。
老街的迷宮巷。
從這可以眺望大漢溪美景,也看的到大溪橋。
巷內也栽種了不少花。
經過了綠意盎然的中正公園,這個公園已經95歲囉!
環境非常優美,少有的讓多棵大樹環繞的綠意芬芳公園。
到了蔣公行館,裡面已經改建成了非常有特色的咖啡廳。
行館前景,依舊不改當壯觀的景象。
外面還有豎立蔣公的銅像。
這些都是古蹟了呢!
進入館內。
有許多當時的遺物以及介紹蔣先生與夫人的簡介。
還有紀念品˙口˙?
外面還有涼亭可以悠閒的喝咖啡享受美景。
疑似防空洞的建築!
如畫般的美麗步道。
小心毒蛇!也對,這邊蟲鳴鳥叫草也很多。
行館外邊另一邊的建築景緻。
參觀完了蔣公行館,
接下來大家到大溪中山路老街也市大溪另一條老街-新南老街。
日據時代的高級住宅區
中山路老屋的宏偉格局其來有自,因為在日據時代,中山路是名門望族、富賈巨商與書香仕紳聚居的高級住宅區,因此,其建築較有大宅院的氣勢。尤其「建成商行」圓隆式屋頂的獨特造型與華貴,曾是老街而由「燕居」、「蘭室」、「烏衣舊族」、「龍塘世第」等堂號,更可見文人雅仕與名門貴冑的氣息。「蘭室」主人是民初有名的留日畫家呂鐵洲先生,膠彩畫是其專長;「烏衣舊族」則是來自唐山(大陸)江寧地區「烏衣巷」的名人之後。而論建築之宏偉,則首推「建成商行」的建築格局與中央屋頂的圓隆式凸起造型,這座西式豪宅的主人是當時大溪的樟腦及煤礦鉅子簡阿牛先生。由宅第觀其主人的財富與品味,皆有脈絡可尋。
這棟建築目前正在整修中,不能太靠近。
中山路老街的老宅還有一特色,就是街道兩邊涇渭分明,單號門牌一邊為名門豪宅,迄今大多保留原貌,供後人觀賞緬懷。 雙號門牌這一邊則為倉庫、工人住房與一般民宅,目前大多已改建為現代建築。在新舊並陳,現代與古典並存的老街裡,歷史滄桑與人文風華不言而喻。
這棟建築的門看起來很美,可惜後面已經全部打空了,
可以想見當年建築是如何的精美啊!
大溪樣式建築不僅反映了漳州移民對建築裝飾的重視,
也不難窺見台灣傳統匠師爭奇鬥妍的精湛工藝水準。
竟然還有英文的樓牌?!
這是新的吧=口=||| ?
有機會大家來到大溪老街巡禮,
記得買包名產-豆干、豆腐乳,回家吃喔!